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饲料业篇 > 文章

我国饲料产业发展的现状、前景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5-04-02    点击: 次    来源:现代畜牧网    作者:豆包 - 小 + 大

一、发展历程:从家庭副业到高质量发展

回顾我国畜牧业发展历程,恰似展开一部波澜壮阔的产业进化史卷,每一阶段均承载独特使命与变革。

1949 - 1978 年,为波折发展的家庭副业阶段。彼时,畜牧业主要目的在于解决肥料供应与种植业副产品利用问题,以家庭为单位的养殖模式占据主导地位。农户利用农产品下脚料饲养畜禽,生产水平较低,畜产品人均占有量少,在食品消费结构中处于补充地位。然而,此时期畜牧业虽发展艰难,却为后续发展奠定一定基础。例如,尽管经历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产量下滑,但在政策调整下,仍维持一定发展态势,29 年间肉类年均递增 4.8%。同时,畜牧业成为农业中最早实现市场化的产业,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专业户和重点户在养殖领域开始崭露头角,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1979 - 1995 年,进入快速发展的数量扩张阶段,解决 “供给不足” 问题成为关键。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市场需求拉动效应显现,加之畜牧业领域率先放开统派购的市场化改革,以及种植业和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共同为畜牧业的腾飞创造条件。此阶段堪称畜牧业发展速度最快的黄金时期,1995 年与 1978 年相比,肉类产量从 856.3 万吨增至 5260 万吨,年均递增 6.9%,人均占有量从不足 10 千克增至 43.4 千克,畜产品短缺局面得到彻底扭转,凭票供应时代宣告结束,甚至出现阶段性、结构性供给过剩,买方市场特征愈发显著。

1996 - 2015 年,是调整发展的质量优化阶段,社会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畜产品紧缺与销售困难交替出现,推动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快速发展,小农户逐渐退出养殖业,转而向标准化规模养殖方向迈进。同时,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法规、强化饲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等举措,成为该时期重要任务。诸如三聚氰胺事件、H7N9 等突发事件,更是凸显质量安全问题在行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地位。

2016 - 2019 年,为绿色发展的方式转型阶段,重点聚焦于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为促进生产与生态和谐发展,初步构建起以 “5 项制度 + 1 项机制” 为核心的制度框架体系。截至 2019 年底,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 75%,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 93%,分别较 2015 年提高 15 个和 43 个百分点,畜牧业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格局重塑阶段(2020 - ),致力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在此阶段,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肉蛋奶消费需求得到有效保障;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深入推进,产业素质持续提升。2024 年全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 73%,较 2020 年提高 6.5 个百分点;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健仔数(PSY)达到 20.4 头,较 2020 年提高 1.8 头;奶牛单产达到 9.4 吨,较 2020 年提高 1.1 吨;生猪规模屠宰厂数量占比和屠宰量占比分别达到 45.6% 和 94.7%,较 2020 年分别提高 11.4 个和 6.5 个百分点。不仅守住安全底线,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好水平,粪污资源化成效显著,动物疫病防控有力有序,畜牧兽医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依法治牧基础更加坚实。

二、现状剖析:成绩与挑战并存

(一)生产与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畜牧业在保障肉蛋奶供应方面成效显著。以 2023 年为例,全国肉蛋奶总产量超过 1.75 亿吨,同比增长 4.7%,再创历史新高。从具体畜产品来看,猪肉市场供应稳定,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始终高于正常保有量,2023 年 11 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 4210 万头,高出正常保有量 1.4 个百分点 ,2023 年前三季度全国猪肉产量同比增长 3.6%。牛、羊肉供应稳中有进,2023 年前三季度,全国牛肉产量 509 万吨,同比增长 5.0%;羊肉产量 364 万吨,同比增长 5.2%,实现 2017 年以来同期最大增幅。家禽养殖产销较为平衡,产能处于合理水平,禽蛋禽肉产量稳定增长,2023 年前三季度,全国禽蛋产量 2552 万吨,同比增长 2.1%;禽肉产量 1800 万吨,同比增长 4.0% 。牛奶市场供应也较为充足,2023 年前三季度牛奶产量 2904 万吨,同比增长 7.2% 。

在规模化发展进程中,我国畜牧业取得长足进步。2024 年全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 73%,较 2020 年提高 6.5 个百分点 。以生猪养殖为例,预计 2024 年全国生猪养殖规模化率超过 70%,较上年提升约 2 个百分点,较 2017 年提升约 23%,规模养殖场已然成为稳产保供的主力军。例如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在猪舍内进行智能监测,实现对猪舍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氨气等环境因素的 24 小时实时监测,并建立声音和图像监测识别系统,能够更早发现猪群病情,有效提升养殖效率和质量。

上一篇:饲料粮减量:养殖业的绿色变革之路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