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综合篇 > 文章

关于畜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思考

时间:2024-07-15    点击: 次    来源:北京兽药行业协会    作者:胡竑邠 - 小 + 大

换个角度看,目前产能过剩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让我们可以重新思考如何净化非洲猪瘟的问题。非洲猪瘟会增加生产成本,就算每头猪增加 100元,每年就是六、七百亿,十年就是六、七千亿。与非洲猪瘟共存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绝不是可以长期容忍的战略选择。把不具备非洲猪瘟防控能力的落后产能淘汰掉,降低行业整体的生物安全风险,是更合理的选择。

这几年养猪行业出现一些新的现象,也值得关注和研究:

第一、二次育肥

由于空闲猪舍较多,只要猪价略有上涨,二次育肥就会跟进。如果有20%的“标猪”养成了“牛猪”,假设平均体重增加 30 公斤,行业总出栏体重将会增加 6%,市场短期的供不应求问题很快就会得到缓解,高位猪价就很难维持太久。

第二、二元回交和三元杂交母猪的使用

猪价上涨时,很多猪场还会把一部分优质的商品母猪配上种,几个月后,肥猪的上市数量就会增加,猪价也会回落。这种母猪也许生产性能会差一点,但是成本低,所产仔猪和肥猪的综合生产成本可能不会高出太多,在母猪短缺的时候无疑是一个有效的补充。

第三、“全进全出”生产模式

平原和丘陵地区,冬季防控“非瘟”难度很大,一旦发生疫情,种猪损失惨重。使用二元回交和三元母猪,只生产一窝,断奶后母猪按照“牛猪”销售、屠宰,仔猪外销或者进入育肥场,类似肉鸡的“全进全出”。在种猪价格较高、“非瘟”疫情压力大的地区、阶段,可能综合生产成本会低于传统饲养模式。这就有必要认真思考培育“肉种兼用”母猪品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相应地也要考虑改善“肉种兼用”母猪的猪肉品质的营养手段,比如更多地使用纤维原料控制脂肪沉积、提高瘦肉率。如果母猪泌乳性能不好,还要解决仔猪的饲喂问题。

第四、二点式生产布局

“防非”最可靠的还是地理环境条件,在条件优越地区养母猪,在靠近需求市场地区养肥猪,形成二点式布局,再结合上述“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在“与非共存”的背景下,也许是明智的选择。

第五、楼房养猪

楼房养猪的优势已经被琢磨透了,主要分歧在风险控制上。直觉上密度越大风险越大。但是从 GMP车间净化和 P3实验室净化的角度看,空间越小反而越容易净化,也就是说,只要生物安全防控的逻辑是正确的、设计是周密的、措施是到位的,楼房养猪的净化难度不比平层养猪高。楼房养猪一旦发生疫情,尤其是“非瘟”,就会引起舆论的关注,但实际风险是否真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分析。

养猪是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对技术的掌握和使用必然会导致企业之间的差距拉大。“企业利润”的本质是先进企业赚取落后企业的钱,有差距才有“企业利润”,没有差距了,即便达到像丹麦一样高的生产水平也赚不到钱。新技术层出不穷,落后企业难以掌握,先进企业自然会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

疾病只会影响生产成本,不会影响供给,以前三文鱼、虾的疾病很多、成活率很低,但市场并未短缺,只是成本高而已。“非瘟”也一样,只会影响成本,不会影响供给,至少不会长期影响供给,但一定会进一步拉开企业之间生产水平的差距,创造更大的“企业利润”空间,同时催生更多的技术创新。

所有服务生猪产业的上游产业,都必须参与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非理性“降本”可能导技术倒退,不是潮流,高质量发展才是唯一正确的方向。

三、反刍动物

1、奶牛

乳品生产集约化程度很高,品牌掌握话语权。奶牛的品种、饲养方式、乳品加工方式基本都是国际标准化的。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育种和饲养管理方面还是有一些差距。

上一篇:如何破解畜牧业“增产不增收”

下一篇:当前畜牧兽医管理现状及对策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