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综合篇 > 文章

如何破解畜牧业“增产不增收”

时间:2024-06-13    点击: 次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畜牧业要破解瓶颈,解决深层次的产业问题。办法中有两条必不可少,一是科技,二是强链。要提高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延伸,从而提升市场效益。

近期畜牧业有两条值得关注的新闻。一是,牛羊肉价格下跌,特别是牛肉价格自去年以来一路下滑,如今已跌至近5年新低。二是,在整体行情较低迷的背景下,日前举办的中国畜牧业博览会,是展商最多、产业链最全的一届。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保障着居民的肉蛋奶供应。2023年,畜牧业稳定发展,猪牛羊禽肉产量均实现增长。不过,规模增长的同时,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从养殖端到加工端对此都有感受。以奶业为例,过去乳企端通常比牧场端情况乐观,而现在却双双承压。在消费趋稳、产量增加、竞争加剧等因素叠加下,畜牧业出现阶段性供应相对过剩,大多数畜产品遭遇“增产不增收”的困难,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挑战不只是价格问题,背后还有竞争力问题。看一国畜牧业竞争力水平,不仅看供给保障,还要看产业素质和国际贸易。从产业素质看,我国畜牧业生产效率还不高,普遍低于行业标杆国家;缺乏成本优势,生产成本远高于其他主产国;部分畜种和饲料原料对外依存度较高。从国际贸易看,进口畜产品的冲击不可忽视。数量增长,进口量占国内产量的比重在上升。同时,价格低廉,多数品类进口到岸价明显低于国内价。

其实,畜牧业还面临另外两大现实问题,用地难和资金难。用地方面,养殖用地是畜牧业的基本生产要素,也是当前最突出的制约因素。由于永久基本农田不能用于畜禽养殖,可用于发展养殖业的用地紧缺,规模养殖场面临选址难。资金方面,多数地区畜禽活体还不能作为贷款抵押物,养殖企业普遍缺少流动资金,扩大再生产和科技成果应用受限。

肉牛产业就是以上多重问题的集中体现。行业承压的原因在于,国内牛肉产量攀升,进口牛肉增加,消费增长有限,导致供过于求,价格走低。然而,并非市场上所有牛肉的价格都走弱。人们发现,分级较高、品质较好的牛肉抗价格波动的能力更强。这是因为其口感独特,可替代性低。消费者买到的大多是简单屠宰后的鲜肉和冷冻肉,这些受价格周期影响大,而有的牛肉经分级加工后包装,深受消费者欢迎,还获得了品牌溢价。

这启示我们,面对困难,畜牧业要破解瓶颈,解决深层次的产业问题。办法中有两条必不可少,一是科技,二是强链。

要提高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我国蛋禽产业竞争力世界领先,肉牛和奶业竞争力相对较弱,生猪、肉羊和肉禽产业居中偏上。这既与科技创新能力有关,也与技术推广受到制约、降本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有关。今后,要从养殖技术、育种技术、饲料配方、设施设备等方面发力,提升竞争优势。以饲料为例,其占生鲜乳成本的七成,深挖饲料成本潜力很有必要。2023年我国牛奶产量4197万吨,每公斤奶饲料成本如能降低0.1元,全行业增收将十分惊人。

要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延伸,从而提升市场效益。完整的区域产业链条是市场竞争的强大助力。过去,养殖端分散经营,市场话语权弱。当前,畜牧业正加速规模化和品牌化,出现了一批龙头企业。相比种植业,畜牧业龙头企业的作用更为重要。要鼓励大型企业开展养殖、屠宰、加工、配送、销售一体化经营,注重产品开发、标准制定,推进品牌建设,及时跟进细分市场,不断适应消费方式和偏好的变化。目标是占领“微笑曲线”的两端,延链补链强链,带动中小养殖户发展。

上一篇:养殖业中的五大“陷阱”

下一篇:没有了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