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综合篇 > 文章

养殖业中的五大“陷阱”

时间:2024-05-30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赵德峰 - 小 + 大

一、职业经理人离开绩效挂钩后的一切承诺都等于零

应聘的时候,很多场长、技术员面对那些求贤若渴的老板,真的是牛皮吹破,大话说尽,结果呢?没有具体的目标承诺,也没有数字化表达,结果就是一批一批地养,一个坑一个坑地给人家挖。

二、青年鸡不和产蛋期生产成绩挂钩,就是没完没了的扯皮和官司

青年鸡,说白了就是阶段性代育,代育的质量只有他们自己最清楚,要想给下家一个放心,需要专业标准和相关契约精神。最好的办法是根据质量承诺,厘清双方责任,货款分期支付,你敢不敢?愿不愿?

三、规模化肉鸡养殖,任何形式的托管不和养殖成绩挂钩,就是欺骗

托管从诞生开始,就是卖药的一种借口,对于养殖成绩不负责任,那还叫托管吗?管是管不了了,就一药托而已。养不好,不给药钱,你还敢托吗?

四、非瘟后兴起的代养,就是猪企为了规避疫情、转嫁风险的骚操作

他们所谓轻资产运作,就是一旦非了,换一个场而已。代养户一旦非了,还能轻易坚持吗?大概率得搭进去一个场。

五、合同养殖,看起来安全了很多,仔细推敲,就是自己给自己发工资而已,那还得养得好

绝大部分肉鸡、肉鸭的放养合同,所谓的利润就是在养好的前提下,给自己预留了一点工资和费用,连折旧也没得提。这就叫给人家干活、还得自己背着干粮。

上一篇:当前养殖业发展形势分析

下一篇:如何破解畜牧业“增产不增收”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