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11 点击: 次 来源:猪业科学 作者:秦 柔,母治平 - 小 + 大
在传统母猪繁育过程中,不同母猪的排卵、发情、配种、分娩等时间很难统一,这就导致要对不同母猪进行分别管理,增加了人员管理成本,并且不同批次生产的猪群,不能做到全进全出式管理,这给生猪养殖带来不利影响,如不易净化疾病,易引发平行感染,猪只整齐度差,生长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低等。当代规模化猪场实行全进全出批次式的生产管理模式,既可以避免不同批次仔猪混群,提升仔猪的均匀度,又可以有效防止疾病的连续性发生,还有利于生产管理的有序进行,提高生猪产床栏舍的有效利用率。 1、母猪批次化管理概述 批次化生产模式最早源于工业,逐渐被猪、蛋鸡等家畜禽养殖业结合应用。母猪批次化管理中,首先把母猪分为不同小组,再运用生物学技术去控制每组母猪的发情周期,使之达到同期发情排卵,后续进行同期配种和分娩,可以在集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生产周期计划。根据批次间间隔可分为半周1批次、1周1批次、2周1批次、3周1批次、4周1批次等。不同的批次模式适用于不同规模的猪场,如半周1批次适用于1 200以上经产母猪头数、1周1批次适用规模为450~1 200头、3周1批次适用规模为100~500头、4周1批次适用规模为150头。根据不同规模选择适合的批次模式并且制作出猪场的生产工艺流程,确定各阶段猪群数量和栏位,现在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场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由此可见,批次生产是将传统的连续养殖模式进行流程化管理,使母猪从出生到生产每个环节都全进全出,让生产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和规范。 2、母猪批次化管理的优势 2.1 生产管理方面 母猪批次化管理使猪场的生产管理变得规范化、合理化,使母猪管理技术水平和规范化程度得到有效提高,可以充分利用猪场设施设备,合理解决了资源浪费问题,使大规模猪场的运转更加有效进行。同时,母猪分批次管理有利于猪场的环境控制,包括调节猪舍温度、湿度、通风以及环境的消毒工作。此外,可以对不同批次的母猪制定最适合的饲料配方,使每个配方中营养成分分别满足不同批次的母猪,达到营养利用效率最大化,降低饲料成本。在生产管理中,人为使母猪各项活动同步化,将母猪群进行统一管理,实现母猪群管理的简易化。 2.2 疫病防控方面 在批次管理过程中,可以监管各批次猪群的健康情况,减少药物使用,降低猪场成本。对猪场母猪实行全进全出制度,这样在每一批出栏都会全面消毒猪舍及设施设备,从源头上杀灭病原微生物。批次化管理中,同一批母猪可在同一时间接种疫苗,增强猪群对疾病的整体免疫,避免交叉感染,也可避免传统模式下的连续感染,猪群病死率下降。再加上批次化管理中每一批有固定工作人员,在一批次的生产活动完成前,工作人员是不允许随意流动或接触外界,可有效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猪场生物安全得到保障。 2.3 生产效益方面 传统养殖模式下,经产母猪在断奶初期发情率低下,导致母猪年产窝数低下,而批次化生产可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还能减少隐性发情和不发情情况,极大缩短母猪的胎次间隔,提高母猪的年产窝数。传统饲养模式下易出现母猪产奶量不足的情况,如果仔猪数量超过母猪负荷,会使仔猪长势不均。批次化管理中,同批母猪同期分娩,奶妈猪多,便于仔猪寄养,统一保健可以减少弱仔数,仔猪的存活率和均匀度都得到有效提高,猪群得以均衡生产。 |
上一篇:首农集团种猪批次化生产的实践应用
下一篇:我国自主研发遗传评估育种新技术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