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苗质量是保证养殖成绩的根本,如果禽苗质量不好,再无懈可击的养殖管理也无法获得好的经济效益,本文从影响禽苗质量的因素、禽苗质量对生产的影响,以及如何评估优质禽苗展开阐述,为禽苗企业质量控制以及养殖户选择优质禽苗提供参考。 一、影响禽苗质量的因素 导致禽苗质量参差不齐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孵化过程影响禽苗质量。孵化过程中蛋壳温度过高或过低、胚胎早期污染,都会导致弱雏率升高。 其次,雏苗储存和运输环境会影响禽苗质量(温度偏高会导致雏禽脱水,偏低导致卵黄吸收不良),造成后期生长缓慢。 再次,种禽疾病(特别是垂直传播疾病),对禽苗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出现母源抗体异常,死淘率增加。 最后,种禽营养状况直接影响禽苗质量。 二、禽苗质量对生产的影响 禽苗质量直接影响禽群生产指标。以实例进行说明: 案例一:2015年,莱阳一饲料客户,养殖海兰褐蛋鸡5万只,连续三天分三个批次进鸡。第一批1万只(来自孵化场A),第二批和第三批分别2万只(来自孵化场B,鸡苗价格比第一批苗便宜0.3元/只),进苗时眼观三批鸡苗没有太大区别。 在饲养过程中第二、三批鸡群中逐渐出现弱小鸡,50日龄时采样送动保实验室检测,检测出网状内皮增生症,这种病多是垂直传播。 产蛋高峰时,第一批产蛋率达到95%,第二、三批最高产蛋率仅到82%。至200日龄时弱鸡与正常鸡体重相差500克,死淘鸡只累计达到10%。 至淘汰时,第一批鸡每只盈利18元,第二、三批鸡每只盈利15元,与第一批相比,第二、三批鸡少盈利12万元。相同饲养条件下,盈利少的主要原因就是第二、三批鸡苗存在质量问题。 案例二:潍坊一白羽肉鸡场,规模9万只。2016年有一批次,第一天(第一批)进鸡5万只,第二天(第二批)进鸡4万只。 第二批鸡苗到场后发现均匀度较差,同一筐鸡最大57g,最小30g。部分鸡苗脐炎,卵黄吸收不良。第二天开始死淘率增加,每天的死淘都在0.7%以上,7日龄每天达到1%以上,大群弱雏较多。采血送动保实验室检测,新城疫抗体达到6,比第一批的抗体低2个滴度,并检测出传染性贫血病。 出栏时,第一批的鸡成活率95.3%、体重2.52公斤、日龄40日龄、料肉比1.61、盈利1.3元/只,第二天的鸡成活率83.5%、体重2.33公斤、日龄40日龄、料肉比1.74、盈利-1.15元/只。第二批鸡因为鸡苗质量问题而少收入约10万元。 三、建立禽苗质量标准势在必行 如何选择优质禽苗?当前缺乏统一的禽苗质量标准,很多都以眼观评判为主,如活泼爱动、眼大有神,腹部大小适中、柔软,脐部吸收良好,绒毛干燥而稠密等。这种评价标准不客观。 由禽苗供求双方因质量问题产生矛盾纠纷时有发生。以齐鲁网2017年4月10日的报道为例:临清一养鸡户引入三万鸡苗后第六天死亡六千多只,该户以鸡苗质量不合格为由向生产企业索赔遭拒;鸡苗供应商也很难澄清与鸡苗质量无关,只因禽苗质量标准不明确。劣质禽苗既损害了养殖户的利益,也极大地影响了禽苗生产方的口碑。 因而,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的鸡苗质量评价标准,对于维护养殖户基本权益及禽苗企业的信誉,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