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科技 > 良种繁育 > 文章

我国猪抗病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时间:2024-02-29    点击: 次    来源:猪业科学    作者:郭春和等 - 小 + 大

一、研究背景
  我国是生猪养殖和猪肉消费第一大国,每年消费近7亿头猪,相当于每2人一年要吃掉1头猪。猪肉是我国的主要肉食来源,约占肉类消费的60%。且生猪产值超过1万亿元,占整个农业板块的比重非常高。因此,生猪产业是我国重大的战略性基础产业。然而,我国虽然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由于我国日益复杂的养殖环境,疫病已成为严重制约生猪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特别是病毒性疾病,如猪蓝耳病和非洲猪瘟,一旦爆发,损失极其惨重。针对病毒性疾病的防控,一是从病毒角度出发(兽医方向)(如图1所示),聚焦病毒,研发疫苗和抗病毒药物,但是病毒变异非常快,特别是RNA病毒,对变异毒株疫苗交叉保护力弱或无,疫苗研发的速度永远赶不上病毒变异的速度;二是从宿主(猪)遗传角度出发(育种方向),发掘宿主抗性基因/易感基因,培育抗病猪,从遗传本质上提高宿主对疾病的抗病力,从宿主角度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病毒性疾病的防控及其对养猪业的经济损失。


  图1 病毒性疾病防控方案

在临床中发现,不同品种猪,甚至同一品种不同个体之间,对不同疾病表现出不同的抵抗力,提示疾病的感染和发生可能受宿主遗传因素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可借助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全基因组敲除文库技术,以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掘重要的宿主抗性基因/易感基因(如病毒受体),研究病原致病机理与病原宿主互作机制,从遗传水平提高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对生猪健康养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如何从猪个体自身抗病力的遗传潜力出发,发掘抗性基因/易感基因,提高猪群对一些特定重要疫病(如猪蓝耳病、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的抗病能力,是未来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方向,也为大幅度减少生猪养殖过程中疫苗和药物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更重要的是:该方案符合国家饲料和生猪养殖减抗替抗的大方向,也有助于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因此,通过遗传改良结合最新育种技术培育抗病猪新品种(系)是控制疫病发生与流行的最主要和根本方法。

上一篇:我国成功克隆世界屋脊濒危牛

下一篇:首例体细胞克隆藏羊在青海诞生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