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04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刘璐 - 小 + 大
深夜,接到出诊电话的龙兽医从床上爬起,熟练地将治病的器具装上车。乡间的道路并不那么平整,车体晃动间各种物件撞击着车厢,龙兽医就这样一路赶往老乡家中。他是一位从业了30年的基层乡村兽医,在过往的岁月里,这种“吵闹又寂寥”的声音陪伴了他的每一条出诊路。 但儿子的返乡却让他的生活变得鲜活起来。在儿子的带动下,龙兽医开始愈发习惯在手机录像下工作和生活,情况不那么紧急的手术现场,他还能分出一丝精力为举着手机的儿子,和屏幕后的网友们讲解下“患者”目前的情况和治疗方案。 尽管日日周旋在气味和环境都并不那么美妙的牛棚之间,但龙兽医认为,治愈生灵的同时,也是在治愈自己,“乡亲们对我的热情和亲近,是支撑我一直做下去最大的动力”。 “包治牛病”的乡村兽医 龙兽医本名龙殿俊,今年50岁,在哈尔滨市巴彦县这个地界,提起他,男女老少都会竖起大拇指。这里的居民大多都是养牛户,几乎每一头牛都是一个家庭的“命根子”,托起了一个家庭的生计。在此背景下,保障牛健康长大,顺利售出就成了所有养牛户最大的目标。 当地有大大小小十多家兽药店,出诊的仅有四五家,龙兽医的兽药店就是其中一家。治病、受孕、接生……只要是“牛病”,他都有所涉猎,行医几十年,经他手诊治过的牛数不胜数,他的“功力”也愈发深厚,经常围着牛转一圈,再抬手摸一摸就能精准指出牛的问题所在。 被“被需要感”治愈的人生 休息只是偶尔的,忙碌才是龙兽医的常态,他的出诊电话一刻不停,时间长了,也难免让他在忙碌间忽视了自己的家庭。在儿子龙宣庆眼里,他就是个不太称职的父亲。“之前我晚上八九点打电话,他都还没回家,关键一天到晚地忙活也并没拿到多少出诊费,家里还永远飘着牛粪味,就很不理解。”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龙宣庆也曾是涌入城市务工年轻人中的一员,因为和父亲间的隔阂,他离家五六年,回去的次数不超过十次。他在大学学的是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创业,做过直播带货、游戏、婚庆视频但都以失败告终,他突然感到生活失去了奔头,公司倒闭后的8个月里,他拒绝了一切社交,每天就窝在出租房里点外卖、打游戏,“直到有天我感到了一种空虚,那是一种‘不被人需要’的感觉”。 他突然间意识到,在过去的这么多年里,父亲就是这样从早上5点到晚上10点,一个人孤单的工作,为自己提供在城里“胡闹”的资金。好在,母亲的劝慰给了他回头的台阶,他带着对父亲的愧疚和这些年在城里的家当,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 “农村没有娱乐的地方,为了不太无聊我就跟着我爸下屯出诊,没想到每天都让我大受触动。”他发现农村和城市里,人和人的相处氛围大不相同,大家之间几乎毫不设防,“走到哪里都有人和我爸打招呼,对着他笑,甚至有人拦车邀请他去家里吃饭”,更令他感到震撼的是,“有次有头老牛的情况紧急,尽管是半夜两点种,但却有半个屯子的乡亲从被窝爬起来帮忙”。 一张张笑脸和简单纯粹的乡村情,几乎在瞬间温暖了龙宣庆的心,“当时我就想,也许我爸30年如一日的坚持,一个人起早贪黑都不嫌累,靠的就是这种‘被需要感’吧”。他突然有种想把这些“治愈之路”记录下来的想法。 于是在今年6月份,龙宣庆开始用他的视角,向网友们讲起了“龙兽医”的故事。 网络让“兽医出诊”的辐射圈不断扩大 在龙宣庆的记录下,不论是莫名跛脚的小牛、蹄子烂掉的母牛,还是意外吃进农药的大公牛,都在龙兽医的治疗下恢复了健康。而这些视频不但成了龙兽医最真实的“工作记录”,同时也让他的救治范围进一步扩大。“之前我服务的范围基本是方圆十里、二十里内的,现在方圆百里、千里的都有,不少农户联系我去治牛。” 与此同时,龙宣庆作为网生代年轻人,他拍摄制作的视频作品除了记录父亲的出诊过程以外,还会习惯性的加上一些年轻人常用的网络词汇和一些自己的理解,而这种有趣、年轻化的表达也让“兽医出诊”的魅力传到了更远的地方。 “子承父业”共作“乡村守护人” 随着龙宣庆越来越“融入”父亲的生活,他对“兽医”这份职业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当初他对父亲所有的“不理解”也都在短短的几个月中化为了“理解”,两个互相抵触的世界,也终于得以达成和解。 如今,龙宣庆也决定将父亲这份“80岁都不想退休的工作”继承下去,他开始在跟着父亲出诊的拍摄之余,学习兽医的诊疗技术,帮助父亲完成配药等基础工作,他想“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有了我的加入,也许我们的服务圈还能再大点,能帮助的乡亲也能再多点”。 又是一个不平静的夜晚,熟悉的电话铃声响起,龙兽医再次踏上了深夜的出诊路,不同的是,他不再是孤单一个人,龙宣庆坐在副驾驶,一边调试着拍摄设备,一边和父亲了解着这次“患者”的基本情况。伴着父子俩的聊天声,载着治疗设备的小汽车也再一次,哐叽哐叽地驶入了夜色之中。 |
上一篇:张斯文:坚守动物防疫一线16年
下一篇:王雪岩: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奉献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