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监测流调 > 文章

非洲猪瘟及其诊断技术

时间:2023-03-13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禽种业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摘要: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高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该文从非洲猪瘟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诊断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非洲猪瘟病毒准确、快速诊断和疫病净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洲猪瘟;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非洲猪瘟(Africa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传染性的疾病[1,2],几乎可以感染不同日龄的猪[3]。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通报的疫病,我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I 类动物疫病[4]。由于ASFV 结构复杂,存活时间长,基因组庞大且易变异,而且其大多数蛋白结构与功能尚不清楚,以至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来预防ASFV[5,6]。当下除了要加快有效疫苗的研发,更重要的是利用准确、快速的诊断技术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对于非洲猪瘟病毒的防控和净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非洲猪瘟及非洲猪瘟病毒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非洲猪瘟病毒准确、快速诊断和疫病净化提供参考。

1 非洲猪瘟

1.1 病原学

非洲猪瘟病毒(ASFV)在病毒学分类上属于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是ASFV 家族的唯一成员[7]。ASFV 是二十面体对称结构的双链DNA 病毒,大小在175~215nm,全基因组总长为175~190kb[8,9]。根据目前的有关研究,ASFV 共有24 个基因型和1 个血清型,在我国流行的是基因Ⅱ型、血清8 群[10,11]。根据该病毒致病力的不同,可分为感染无临床症状毒株、低致病性毒株、中等毒力毒株、强毒力毒株[12]。其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侵染机体,使其免疫系统受损,进入血液后,引起组织器官出血[13]。

1.2 流行病学

猪是ASFV 唯一的自然宿主,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猪均可感染。钝缘蜱属昆虫是ASFV 的传播媒介和贮藏寄主[14,15],该病毒也是唯一以钝缘蜱属昆虫为传播方式的DNA 病毒[4]。该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带毒猪的体液、排泄物以及血液等进行传播[16]。目前尚未发现其能对人类以及其他动物具有感染性[17]。

1.3 临床症状

猪一旦被ASFV 感染后,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高热、食欲下降、皮肤发绀、呕吐、便血和共济失调等,剖检后会发现淋巴结、肾、胃肠黏膜等出血,甚至还伴随呼吸障碍等特征[2,18-20]。毒株毒力不同,引起的临床症状也不同,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强毒力毒株感染猪后,通常表现为最急性型或急性型。最急性型一般无明显症状,病猪突然死亡。急性型的病猪主要特点为高热、中度厌食、呼吸困难、便血、皮肤发绀等,处于妊娠期的母猪均会流产。并且强毒力毒株造成的病死率最高可达100%。中等毒力毒株主要引发非洲猪瘟亚急性型,其临床症状与急性型相似,但程度相对较低,病死率一般为30%~70%。低毒力毒株主要引发非洲猪瘟慢性型,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湿咳、消瘦、关节肿胀等,病死率一般为10%~20%[21-23]。

2 非洲猪瘟诊断技术

2.1 病原学检测

2.1.1 病毒分离

采集病猪血液或器官组织对非洲猪瘟病毒进行分离,分离过程必须要在生物安全三级(包括三级)以上的实验室进行。在病毒分离过程中,将抗生素和培养液加到血液或研磨组织中,离心获取上清液,通过病变效应、红细胞吸附实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等技术,确定猪是否感染非洲猪瘟[24,25]。

2.1.2 红细胞吸附试验

红细胞吸附试验(HAD)早在1960 年就已经建立[24]。试验时,将猪血液或组织制作的悬液接种在原代白细胞培养物中,镜检时,若出现有红细胞吸附在感染细胞表面,呈玫瑰花环或桑葚状现象,即可判定为阳性。该试验较烦琐且耗时长,对实验环境及实验操作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6,27]。

上一篇:奶牛布病免疫抗体与自然感染抗体鉴别诊断的探索

下一篇:河北某规模化猪场蓝耳病抗原抗体检测报告分析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