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4 点击: 次 来源:北斗农科 作者:蔡霞 译 唐芬兰 审 - 小 + 大
在种蛋生产过程中,各环节上的任何条件发生了改变——养殖场蛋库、消毒系统(进行消毒的地方)、运输卡车的技术状态、炎热气候下种蛋在崎岖的道路上长时间运输——都值得特别关注。 无精蛋数量的突然增加——该问题可能只有在种蛋落盘时才会注意到——需要进一步调查。这些种蛋都受精了吗?种蛋的胚胎是因为运输不当或储存条件不佳而在入孵前死亡的吗?还是在孵化期的前几天死亡的?为了准确区分胚胎较早死和未受精的种蛋,需要尽早打蛋。如果在落盘时进行,所得到的结果不可信。 为了确定这个问题,需在更早的阶段对种蛋进行照蛋(做到抽样均衡),甚至在种蛋运送到孵化场时就打开新鲜鸡蛋,这对尽早找出引发问题的原因会有帮助。后一种方法不能证明种蛋的胚胎是活的还是死的,但可以揭示胚胎所处的发育阶段。如果种蛋运输时间较长且环境温度较高,种蛋的胚胎会错过最佳的发育阶段,且不应再储存。这时种蛋的胚胎将比正常种蛋的大很多,并且胚胎会在孵化期的前几天死亡。 在孵化期的前几天,孵化器通风不足,湿度过高或过低,不会导致种蛋的胚胎死亡。要让胚胎在这个阶段发育,只需要对入孵种蛋提供正确的温度,并进行正确的翻蛋。温度传感器出现问题很可能会导致入孵种蛋的胚胎出现大量的死亡,但对于配备多个传感器的孵化器,这种问题只会是局部的。 翻蛋不正确(特别是在孵化期的前几天)或翻蛋操作不当(翻蛋的角度不够)会导致入孵种蛋的孵化率下降,并且在打开未出壳的种蛋时会发现畸形鸡胚的数量激增。这些技术问题可能仅产生局部的后果,只影响一部分种蛋。 2.2种蛋的胚胎在孵化后期死亡 在孵化期的中期,入孵种蛋的胚胎极少会发生突然大幅度的死亡。孵化率突然下降大多数是入孵种蛋胚胎在孵化期的后期出现死亡的结果,但也可能是由于在更早的阶段出现了死亡,甚至是在孵化期的初期。 在孵化期的后期,大批发育的种蛋胚胎在同一胚龄死亡,并且幸存者通常表现为虚弱、疲惫,这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在某个时间前它们一直发育良好,这意味着在此之前孵化条件一定是好的。但像长跑运动员一样,它们在孵化快结束时“撞墙”了。在这种情况下,“墙”会是什么呢? 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在孵化快结束时,被蛋壳紧紧包裹的大胚胎对过热和通风不足非常敏感。在孵化期的后期,导致种蛋胚胎死亡增加的常见原因是孵化器或出雏器的通风发生了长时间的中断。通风不仅能向入孵种蛋的胚胎提供新鲜空气,还可以降低孵化器或出雏器内的空气温度。入孵种蛋的胚胎在孵化期的第10天之后会迅速增加对通风的需求;在孵化期的最后几天,通风对胚胎的成活至关重要。 在这个胚龄阶段,缺氧成为种蛋胚胎最大的杀手。在寻找造成种蛋孵化性能变差的原因时,重要的是要仔细检查孵化器的气候史,甚至要从孵化的第15天开始逐小时进行检查,因为很可能会在这里找到导致种蛋胚胎死亡的原因。 进行详细的调查是必须的,因为即使是相对较短时间——哪怕只有30 min——中断了通风,也会对种蛋的胚胎造成很大的损害。大多数胚胎死在蛋壳中,外表潮湿,气室小,出现这种情况表明种蛋失重不足。事实上,胚胎的这种死亡是窒息造成的另一种死亡方式:胚胎“在蛋壳中溺水”,因为气室太小。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关键是尽早控制种蛋水分的蒸发,以确保种蛋最终得到最佳的失重。 如果正在使用经过验证的孵化程序的某一台孵化器发生了相对湿度失控,检查是否存在潜在的漏水,或传感器出现了故障,导致实际湿度高于设定值。 某些消毒剂的错误使用(例如使用浓度不正确),可能会堵塞蛋壳的气孔,阻碍种蛋内外的气体交换和水分蒸发,从而阻碍气室变大。 在整个孵化过程中,温度对种蛋的孵化至关重要。它的作用就像汽车的油门——如果踩得多(太高),会加速胚胎的新陈代谢过程;如果踩得少(太低),则会减慢胚胎的新陈代谢。种蛋孵化所需最佳温度的范围很窄,因此温度很容易变得太低或太高。过热会导致雏鸡虚弱,甚至胚胎死亡。幸存的胚胎质量差,无法完成孵化过程。 |
上一篇:“太行云牛”育种记
下一篇:我国畜禽种业发展现状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