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0 点击: 次 来源:扬州大学公众号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人类与致病菌的缠斗,从未停歇,且不断升级。人类用抗生素来对抗致病菌,细菌却逐渐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如何避免由此而来的公共卫生危机?这一问题成为全球科学家关切的热点,“90后”青年科研工作者刘源,也是其中一员。 与学生一起看文献、做实验、打篮球……从外表上看,“90后”刘源与他的博士研究生并无太大差别。但作为扬州大学兽医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已经与动物源重要耐药病原菌“斗争”了近十年。 近5年,刘源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自然—微生物学》等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不久前,刘源成为兽医学领域最年轻的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瞄准”全球性难题 20世纪60、70年代,抗生素从国外引入我国,在畜牧业广泛应用,为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养殖场中,抗生素不仅作为治疗使用,有时还被当作饲料添加剂,用来预防疾病,降低动物炎症水平。”刘源说,抗生素的大量及不合理使用,导致动物源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加大了畜禽疫病的防控难度,给养殖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引发了耐药病原菌在人、动物和环境中的传播,给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带来巨大威胁。 目前,抗生素耐药性已成为威胁公共卫生和现代医学的全球性危机,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为全球十大健康威胁之一。 “这是一个全健康的问题,保护动物健康,就是保护我们人类的健康。”在刘源看来,加强动物源细菌耐药的相关研究刻不容缓。 2013年,刘源在中国农业大学开启硕博连读生涯,2018年入职扬州大学兽医学院,一直专注于动物源重要耐药病原菌干预控制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致力于为耐药菌防控和新型抗菌药物创制提供科学依据。 “多重耐药细菌,又被称为超级细菌,泛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刘源说,这类细菌能够使临床多种重要抗生素失效,导致治疗失败。 临床中重要的耐药病原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多粘菌素及替加环素的肠杆菌科细菌等。这些超级细菌的出现无疑给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建立动物源细菌耐药性干预控制新策略对于保障人和动物健康都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这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病兽防,关口前移’重要指示精神的有力举措。”刘源说。 目前,刘源及其团队围绕动物源耐药病原菌控制的核心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和应用研究,主要侧重于发现抗耐药菌新靶点及先导化合物,挖掘新型抗菌增效剂和开发抗耐药菌新策略三个方面。 “对抗”多重耐药病原菌 如何“对抗”耐药病原菌?刘源介绍说,开发新型抗生素是最直接有效的策略,但是其开发周期非常长。一项调查发现,一种新型抗生素的开发,从开始研究到批准上市需要大约10年时间,大概花费10亿美元。 “老药新用’的抗菌增效策略,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刘源说,所谓“老药新用”,就是将现有的非抗生素药物和抗生素联合使用,“相较于开发新型抗生素,从已批准使用药物中筛选和发现潜在的抗菌增效剂更加经济、高效。” 过去的十年中,刘源把脑中的构想变为了现实。2011年在中国上市的“超级抗生素”替加环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临床治疗多重耐药菌感染重要的抗菌药物。然而,研究发现,替加环素的抗菌“本领”并非无懈可击。2019年,新型可转移的高水平替加环素耐药基因tet(X3/X4)的发现及全球的快速流行传播,严重制约了替加环素的临床有效性。 |
上一篇:胡璠:因为选择所以热爱
下一篇:95后女孩兽医——张中华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