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7 点击: 次 来源:中国兽医发布 作者:宋建德,张秀娟 - 小 + 大
同时,他还领导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找到了马爬窝病的病因,确认了磷钙平衡失调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1960年末,黑龙江省大规模暴发马传染性贫血(简称马传贫),造成马匹大量死亡。那时原本就汽油柴油奇缺,而此时暴发马传贫更大大削弱了原本就紧张的农用和运输畜力,也严重影响到中国骑兵部队的战斗力。他不顾天寒地冻,坐着无篷的运煤火车直奔疫区。又与农业部专家调查小组一起,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克服吃、穿、住、行的种种困难,在草原雪地上临诊检查、解剖诊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经过2个月的艰苦工作,进一步确定了该病的传染源。同时,他及时组织拟订并由省政府颁布了对此病的严格综合防治措施,及时制止了该病的进一步蔓延。1964年,胡祥璧主导设计并主持开展了马传染性贫血病免疫课题的攻关研究,为这项长期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不幸的是,没过两年,“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他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国民党特务嫌疑”、“漏网大右派”的帽子,被“打倒”、批斗、示众、游街,被停止一切科研工作,去推运煤车。此后改由其他同事接手主持了这项研究,最终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其中马传染性贫血病预防疫苗的研究达到了该领域国际领先地位,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马鼻疽病是由鼻疽杆菌引起,在单蹄兽中蔓延最广,是危害最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后曾在我国广泛流行,对当时非常重要的养马事业的发展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作为兽医专家,他对该病倾注了相当大的精力,他关注国际上对该病的防治经验,从病原菌的培养到防治逐项进行试验,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新中国成立前,他首次采用磺胺类药物治疗马鼻疽,对细菌培养情况进行了研究,及时把伊朗Hessarek研究所的Fathi等治疗马鼻疽病的经验引入国内,并进行了人工感染和田间试验。试验用磺胺鼻疽菌素治疗马鼻疽,得出了对于初期急性病例有较好疗效而对慢性患马疗效欠佳的结论。胡祥璧长期致力于该病的研究,写出了多篇关于该病的文章,包括《磺胺药物治疗马鼻疽》《当前防治马鼻疽技术措施若干问题探讨》和《磺胺鼻疽菌素治疗马鼻疽的试验》等文章。20世纪50年代,这项试验成果在治疗人感染鼻疽菌的病案还起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当时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有好几位马鼻疽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不慎被感染,医生正是在参考了胡祥璧对马鼻疽的治疗思路后治愈了他们。 鸡马立克氏病是对鸡危害很大的一种传染性肿瘤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通过空气传播,传染力很强,可在鸡的全身器官甚至肌肉、皮肤上引起肿瘤,20世纪50-60年代几乎给国外的养鸡业以毁灭性的打击,之后仍不断发生。1973年起,胡祥璧被允许做一些业务工作,这时他发现,我国鸡群中也存在鸡马立克氏病。这种病是鸡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癌症,50年代到60年代几乎给不少国家的养鸡业以毁灭性打击,目前在许多国家仍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使国内兽医人员对这种病有更多的了解,他如饥似渴地查阅文献,与同事们一起编译了《鸡的马立克氏病》一书,并翻译了《鸡马立克氏病的抵抗力和免疫性》等最新国际会议资料供大家参考。在他的推动和主持指导下,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自1975年起,他主持了鸡马立克氏病疫苗的研究,并组织北京、哈尔滨、上海、南京等地有关单位和人员合作攻关。他们不仅克服了种种困难和物质条件的限制,而且还在毫无国外原始技术资料的情况下,于1978年成功研制出了我国自己的火鸡疱疹病毒冻干疫苗,填补了我国禽用疫苗上的空白,并由农业部正式安排大量生产、推广应用,为预防鸡马立克氏病,发展养鸡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该项目荣获农业部颁发的1978年技术改进成果奖一等奖,另外,他主持开展的鸡马立克氏病特异性诊断研究项目获得了1980年农业部技术改进成果奖二等奖。 4、笔耕不辍,传播兽医科学知识 在从事兽医科学研究的同时,胡祥璧结合工作与我国兽医学方面的需要,撰写文章,翻译国外公认的畜禽疾病方面的经典著作,为传播兽医学知识竭尽所能。据不完全统计,他一生撰写学术论文80余篇。他主编了百万余字的《中国家畜传染病学》,主译了《鸡的马立克氏病》《家畜解剖学》《禽病学》《家畜传染病学》等国外专著,承担了英国李约瑟博士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农业卷的主要翻译工作。另外,他还为美国《国际家禽》杂志撰稿,并为美国出版的《家禽免疫学》一书撰写了其中的第十一章,还曾为英国的《世界家禽科学》杂志撰写文章。 |
上一篇:彭炎森:心中有群众,脚下有力量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