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畜牧科技 > 良种繁育 > 文章

攥紧中国“种子”,中国猪业如何端稳这碗“饭”?

时间:2022-04-27    点击: 次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而现代化的生猪养殖产业对猪的要求是:生得多、死得少、长得快、吃得少、产肉多、肉质好、卖价好。这就决定了在优质优价未能完全体现出来时,本土猪种的养殖效益自然低于引入品种。

由于育种工作实际上是根据产业需求不断进行遗传改良、持续提升种猪性能的过程,也就影响了国内生猪育种的发展。进而导致优质地方猪种保护开发力度不够、高性能品种猪依靠进口,重引进、轻选育,使生猪产业陷入“引种—退化—引种”的怪圈。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潘玉春表示,在生猪种业,企业从国外引进纯种并不是难事,难在如何做到本土化改良,解决引种后再退化的问题。保留原来基因的优质性甚至性能表现更好是关键。显而易见,加快国外猪种本地化、优质地方猪种产业化,可以说是当下育种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现代育种方向来说,就是要提升地方猪的繁殖力和产肉能力的育种新技术,让地方猪更能适应现代工厂化养殖的生产方式。

目前,我国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虽已超75%,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按照《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到2035年,我国要建成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核心种源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以地方猪遗传资源为素材培育的特色品种能充分满足多元化市场消费需求;形成华系种猪品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猪企业3—5个。

3、推进本地猪种产业化是持久战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研究员王金勇认为,国内生猪育种技术和国外是没有差距的,关键是如何激发生猪企业在育种上的主动性。他表示,选育新品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残酷的是,时间的积累、大量数据的记录,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成功。就算培育出了新的品种,最终还需要接受市场的选择。比如培育一个品种,料肉比(增重一公斤所消耗的饲料量)与国外只相差0.2或0.3,看起来差距不大,但是对于要面向市场大规模推广的品种来说,就是一个鸿沟。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就以荣昌猪为基本育种素材,采取杂交与选择相结合,导入适当比例的丹系长白猪血液,育成了国内第一个低外血含量(25%)的瘦肉型猪专门化母系——新荣昌猪I系。与原种荣昌猪相比,新荣昌猪I系猪的胴体瘦肉率提高了6.3%;饲料转化率提高了19.3%;20—90公斤体重阶段日增重提高了33.5%;膘厚降低了21.7%。2000年,荣昌猪配套系(渝荣Ⅰ号)在保持猪肉品质不变的情况下,瘦肉比达到63%,日增重800克,料肉比为2.6—2.7,每次繁殖12.5头以上。这为荣昌猪产业化打下了基础,通过推广,已建立优质肉猪示范基地49个、辐射基地67个,促进了重庆及周边地区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据了解,除了荣昌猪、太湖猪、宁乡猪等开发得比较好的本土品种外,还有不少规模化生产的本土猪种,如湖南的湘村黑猪、广东的1号土猪、吉林的吉神黑猪,这些猪种都是在地方品种上培育出的新品种。

上一篇:CRISPR技术在山羊和绵羊育种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我国培育出首个屠宰型优质肉鸡新品种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