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1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文雯 - 小 + 大
构建种养循环格局是解题关键 “构建种养循环格局是解决畜禽养殖污染的关键所在。”胡钰指出,建立畜禽粪污养分管理为基础的准入制度,养殖场必须根据承载力测算标准,按照养殖量配套足够的农田面积,并将其作为畜禽养殖准入的基本条件之一。建立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台账,并提出分区域、分作物的种养结合操作指南。此外,要培育种养结合第三方服务组织,研发及使用畜禽粪便还田机械化的专用设备,将补贴投入在粪肥的“最后一公里”环节,按照“谁运补贴谁,谁施用补贴谁”,对运输车辆、施肥机械、服务费用等进行引导性补贴,这样既能充分提高种养主体的自发能动性,也能减少浪费补贴资金的概率。 记者了解到,推进种养结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国内外都进行了有效探索。 例如浙江省积极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建设,立足县域统筹,整体构建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主体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三级循环体系;黑龙江省则积极探索畜禽粪肥收集、处理、还田衔接实施分段补贴和全环节服务补贴两种补贴方式,构建基于粪肥流向全程可追溯的补贴发放与管理机制。以“政府引导+社会化运作”“养殖户+畜禽粪污收集处理还田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种植农户”等试点项目实施机制。 “从污染控制的角度上讲,主要还需加强监管,让已建成的设施正常运转,达到处理效果,而不只是应付检查。”乔玮指出,要重视粪污处理的最终出口,而不是只关注在场内的处理。同时,针对产业发展,应研究如何能让粪污处理设施带来一定经济收益,提高粪污处理的积极性,避免设施闲置。 |
上一篇:种蛋消毒:从母鸡到孵化场
下一篇:鸡舍中粉尘和气溶胶的危害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