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6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禽业导刊 作者:李婷婷,张丹 - 小 + 大
一是饲料原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2020年下半年,肉鸭料由3 元/kg暴涨至2021年2月的3.6元/kg,涨幅达20%;同期,玉米由2.23元/kg,上涨到3元/kg,涨幅达34.5%,导致饲养成本持续攀升。 二是人工成本不断上涨。人员工资以每年8%~10%的增幅递增,以肉鸭屠宰加工企业为例,调研中发现,肉鸭屠宰加工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量大,2020年沭阳益客食品有限公司的人工待遇(4000~6500元/人·月)同比去年增加近30%,人工费用占公司总支出的比例达70%。 三是环保投入大幅增长。受环保政策影响,养殖企业为达到环保要求,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买粪污处理设备等。四是能源成本不断攀升,煤炭、天然气等能源价格近5年上涨了约30%。 4、 “公司+农户”合同养殖模式存在利益纷争虽然“合同鸭”模式下养殖户的收益相对稳定,但公司与养殖场(户)之间存有一定的利益纷争。行情好的时候,养殖户与签约公司均有利润,则无明显的利益纷争;当行情不好时,公司会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如亏损各担50%等办法来降低企业风险,将风险部分转嫁至养殖户。此矛盾的存在降低了签约公司与养殖户之间的信任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肉鸭产业高质量产品的生产。 5、生物安全意识淡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难度较大调研中发现,养殖场区对防疫消毒重视程度不够,除了祖代种鸭场及一些上规模的大型养殖企业,一般养殖户的生物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多数养殖场可以随意出入,门口未设置有效的消毒防疫安全防护措施;消毒程序不完善,消毒不彻底;防疫、免疫程序不能按照正规的操作程序进行等。 随着近年来国家及江苏省的一系列环保政策的出台,肉鸭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次调研中,仅做简单堆肥处理的养殖场占调研总数的33%,不作处理的占18%,且仅有1家养殖场制作的有机肥销售时能有微薄利润(3000元/年),其他各养殖场的粪便处理费用均需要企业自己承担,即使制作成有机肥也没有很好的销路。在病死鸭无害化处理方面,仍存在有少数养殖场无害化处理不达标,导致生物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 6、肉鸭行业从业人员整体文化层次水平不高,人力资源紧缺整个肉鸭养殖行业从业人员从管理、技术到养殖占据主导的学历水平逐渐变低,年龄逐渐增大,知识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从业者缺乏成为制约肉鸭养殖业养殖水平进一步提升的一大阻碍。随着未来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应的饲养管理等技术在现有的人员结构基础上难以得到高效推广。肉鸭屠宰加工企业作为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目前本行业内生产线员工年龄层普遍在60岁左右,30岁以下员工几乎没有。我国过去巨大的人口红利导致制造业对低价劳动力长期依赖,从根本上忽视了技术升级、劳动培养,进而造成了产业转型难这一更深层次的困难。 7、肉鸭养殖过度追求料肉比 当下肉鸭养殖行业竞争激烈,呈现出只追求料肉比和利益最大化的氛围,导致肉鸭品质下降和食品安全问题突出,老百姓对肉鸭产品的信任度和喜爱度不如从前。调研中发现,当前商品代樱桃谷肉鸭的料肉比约为1.8~1.9:1,商品代肉鸭的防疫、用药、消毒的只均费用达到1.5~2元,说明目前商品代肉鸭养殖中的用药量较大。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一是饲料配方中能量饲料过量,导致肉质肥腻,缺乏口感。二是随着饲料成本的不断上涨,为降低成本,玉米豆粕采用其他替代品,影响肉质口感的同时需要增加用药量保证鸭子健康,屠体检测易不合格。三是行业缺乏标准,特别是皮下脂肪、用药量、有害物质残留等影响行业整体美誉度的指标亟待相关行业标准出台,为肉鸭产品质量整体提高提供支撑。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