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牧达人 > 畜牧达人 > 文章

谯仕彦院士的艰难求学路

时间:2021-11-23    点击: 次    来源:封面新闻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学校是一排排平房、瓦房,多年失修,四处漏风,院坝中间还有人种菜。高峰时期,学校有7个年级,每年级3个班,规模不小。谯仕彦成绩好,一直是班长。老屋还在,兄弟姐妹都搬走了,谯仕彦很少回老家,老家村民都知道谯仕彦读书很得行。

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不时会放“坝坝电影”,在那个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的年代,看“坝坝电影”很稀奇。放电影就在学校操场上,每次乡亲们都早早赶来,谯仕彦却大门不出,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看书。村民告诉记者,“谯仕彦父亲生前善良忠厚,和人打招呼都是笑意盈盈的,在村里十分受人尊重,谯仕彦的成功也和他家优良的家风分不开。”

风雨求学路:背30斤米面红苕走24里山路

兄弟姐妹四人,谯仕彦成为最读得书的孩子,成为全家改变命运的希望。1978年,初中毕业后,罗宗平、谯仕彦顺利升入洪山中学读高中,这是一所新办的农村中学,刚刚第三年招生。那时候,交通不便,从老家大柏垭到洪山场镇一天只有一趟班车。谯仕彦从来都没坐过班车,太贵,坐不起,车次少,时间也不合适。半路上有口凉水井,渴了,两片梧桐树叶对折,从井水里舀水喝。

从大柏垭到洪山,开车都要半个小时。路还是这条路,但40年前,路况太差,碎石上面铺泥沙。更恼火的是,还要背30多斤重的东西,半米半面和红苕,一个月的“口粮”。碎石路太难走,24里山路要走3个多小时。遇上下雨天,怕磨损鞋子,就光着脚在碎石路上前行。每个月家里给5元钱,一到学校就全部交给老师作生活费,零食就是啃生红苕。早上米饭就着咸菜吃,中午晚上米饭加葱花汤,汤里油星都很少,一周吃一回肉,打牙祭。饭都是学校食堂蒸的,米饭里多半是红苕。

那时候,小学5年,初中、高中各两年,1980年,谯仕彦高中毕业,洪山中学共有200多个学生参考,应届生前5名的谯仕彦成功入围30个预选名额,但最后高考落榜;1981年,往届生谯仕彦再次落榜,罗宗平说,“我们主要吃了英语的亏,那时,洪山中学是一个北京来的知青教我们英语,可能只有初中文化。1982年,谯仕彦在邻近的阆中河溪中学顺利考上北京农业大学。两年后,屡败屡战的罗宗平才考上大学。

“勤奋和专注,以及不可或缺的探究精神!”罗宗平说,作为地道的农村娃,吃苦和勤奋是大多数孩子都有的,但谯仕彦身上那种专注和探究精神很多人都没有。“那时候,住校生在地上打通铺,别人闲聊的时候,谯仕彦都能静下心来学习。”错了一道题,他准会去找出错的原因,举一反三,以后会不会再错。

2015年12月,唐华俊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公布院士,他是农业土地资源专家。巧合的是,唐华俊院士也是洪山镇原宝马乡人,高中也是在洪山中学完成的。1978年,应届毕业考上西南农学院。“勤学、有志向是两位院士的共同优点,求学都很苦,都考取涉农,主要原因录取分数低些。”

农村娃到院士,他们都活成了那束光

偌大的洪山场镇上人流很少,几乎见不到人,洪山中学正大门外的街道门面全都关门闭户。11月19日下午1时,洪山中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唐显军来到教室,激动万分。“6年之内,我们洪山中学走出两位院士,前辈的荣光指引我们努力前行。”作为主持工作的副校长,唐显军还是初二年级班主任,还要上历史、信息、思想教育等课程,47岁的唐显军说自己算是学校年轻的老师,行政管理任务重,授课任务同样不轻。

一代一代的老师,从青春到白发,坚守在这偏僻的乡镇,为祖国培养了上万名人才,书写教育人的责任、奉献和担当。罗宗平至今还记得物理老师何友凯上课的样子,由于身体不好,平时总是精神不振的样子,但一进课堂,立即进入战时状态,两支粉笔,一个烟斗作道具,不用教材,但内容了然于心,课堂上忘情地投入。一节课完大汗淋淋,几乎不能站着走出教室。乡镇上的学生越来越少,2019年,洪山中学完全停招办高中。如今的校园面积已经扩大了两倍,校内绿树成萌,教室宽敞明亮,学生食堂、礼堂、实验室、视频会议室等一应俱全。

上一篇:河北省畜牧青年学术英才——白莹

下一篇:刘爱巧:专注蛋鸡养殖三十五载,解决我国蛋鸡自主卡脖子难题!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