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乡村兽医,是指在农村专门从事动物诊疗活动,但还没有获得执业兽医资格的人员。乡村兽医队伍是支撑农村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乡村兽医队伍也存在着人才流失等突出问题,影响农村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加强乡村兽医培训等几个方面,对加强农村兽医队伍建设提出了对策。 1、目前乡村兽医队伍面临的突出问题 乡村兽医,是指在农村专门从事动物诊疗活动,但还没有获得执业兽禽医资格的人员。他们肩负着其所在地动物防疫工作以及保护畜禽健康的重担。但与此不相适应的是,乡村兽医队伍建设存在着明显不足,乡村兽医出现数量少、人才流失、技能低、疫病漏网等突出问题。 1.1 乡村兽医数量少,不能满足农民的寻求 目前,在广大农村,为农户养殖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乡村兽医数量少,远远达不到一村一兽医的标准,甚至有的地方在方圆几里也找不到一位合格的乡村兽医。而当前农村的畜牧业发展模式,还没有走上集中经营、合作化经营,仍是以传统的家庭养殖为主,养殖户数多,地域分散,给动物疾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1.2 乡村兽医人员老龄化严重,人才出现断层 在乡村兽医人员队伍中,年龄结构老化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在乌龙镇目前登记在册的43 名乡村兽医中,45 岁以上的达30 人,占近70%,45 岁以下13 人,仅占30%,而30 岁以下的一人没有,出现明显的年龄断层,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待遇低,收入少,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人越来越少,兽医队伍已出现青黄不接的窘境。 1.3 乡村兽医队伍职业化程度不高,专业技术水平低下乡村兽医队伍职业化程度普遍不高,很多乡村兽医人员都是靠“自学成才”,或者是“跟师学艺”。大部分人都没有接受过专业和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就连接受过短期培训的人也屈指可数。这就造成乡村兽医队伍中很多人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下,仅仅只是掌握了给动物打预防针以及给动物阉割这样初级的技术手段,缺乏为动物进行精准医治的技术,再加上设备仪器简陋不堪,在执业中只凭传统经验和感观来给动物诊断疾病,误诊现象和乱用药现象突出,失去了农民的信任,损害了乡村兽医队伍的声誉。 2、打造一支技术水平精湛、职业道德高尚、收入水平有保障的农村兽医队伍兽医工作已成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打造一支技术水平精湛、职业道德高尚、收入水平有保障的农村兽医队伍,已经刻不容缓。 2.1 加强乡村兽医培训力度,提高乡村兽医的业务水平针对当前兽医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加强兽医队伍建设,还应将乡村兽医的统一培训提上工作日程,由于乌龙镇地域广、农户居住分散,因此,可以结合实际,以乌龙镇为单位统一制定培训规划,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乡村兽医培训,实行一季度一小训,一年一大训,加大培训力度和密度,以此提高全镇乡村兽医的业务水平,另外,以业务培训为契机,推进乡村兽医从“赤脚医生”向执业兽医发展,逐步提高乡村兽医的业务技术水平,提高农村动物防疫综合能力。 2.2 建立兽医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管理 同时,应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改变当前乡村兽医“各自为战”的现状。以镇为单位建立乡村兽医协会,通过释放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和组织分散在各村寨的兽医工作者,开展技术交流、行业评优以及人才培训等活动。通过行业协会管理制约兽医工作者,规范兽医行业诊疗行为,提高兽医的业务能力、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同时通过行业协会维护兽医的合法权益,促进乡村兽医工作的健康发展。 2.3 清晰界定职责,做到精准管理 应进一步转变基层政府职能,按照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职能和从事公益服务职能分离的原则,明确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职能是:承担辖区内动物防疫和强制免疫的组织实施,动物疫情监测和报告;以及畜牧兽医先进技术推广等公益性职能。鼓励乡村兽医到不同村寨交叉执业,把兽医的经营性业务放开,推向市场形成竞争,激活市场要素,为乡村兽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生存空间,从而为农村养殖业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 2.4 增加政府投入,改善工作条件 政府应认识到畜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多方面筹措资金,为农村兽医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添置必要的工作设备,比如村级兽医室应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设备,将消毒用具、冰箱、药柜等用具配备到工作一线。只有政府加大投入,重视农村兽医人才的管理、培养和使用,才能使兽医人员跟上畜牧业发展的要求,使农民真正搭上养殖致富的快车,才能更快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