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28 点击: 次 来源:兽医导刊 作者:格日 - 小 + 大
在牦牛养殖业中,一旦出现病毒性腹泻,对牦牛养殖业的危害比较大。该病是由病毒性腹泻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直接影响牦牛的正常生长,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出现繁殖障碍,给牦牛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分析了毛牛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特点,重点论述了该病的具体防治措施,希望为养殖户提供参考。 1 流行特点 如果在自然条件下,牛病毒性腹泻的病毒只会感染牛只,并且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牛都可能感染。在非自然条件下,其他的牲畜,如猪和羊也能够感染该病。患病牛和带毒牛是主要的传染源,患病牛向外界排毒,健康牛接触之后经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该病也可以通过交配进行感染,或者母牛和犊牛之间胎盘垂直感染。该疾病在有些牦牛饲养区存在地方流行性和散发性的特点,在每年的冬季是该疾病的高发季节,为此,在冬春季节需要重视对牦牛的饲养管理。尤其是犊牛的发病率比较高,达到25%,死亡率达到90%~100%。如果成年牦牛染病的话,一般不会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临床症状,会有轻微的临床症状,发展为隐性带毒牦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2 临床症状 如果在自然条件下,该病的潜伏期为7d左右,如果人工感染的话,潜伏期为2~3d。牦牛病毒性腹泻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型。首先,犊牛发病之后,传播速度快,体温升高,病情持续2~3d之后,牦牛的精神状态差,食欲下降,有咳嗽症状。随着病情的加剧,会出现腹泻症状,粪便中会发现血块,口腔粘膜溃烂,口腔中有大量的血疱。其次,慢性型。该种类型表现为持续性感染,如果母牛患病的话,会直接传染给新生犊牛,犊牛呈现突然发病的症状,出生之后的4~5d后死亡。 3 病理学变化 对病死牛进行解剖可以发现患病部位形态各异,通过肉眼能够观察到鼻镜和咽喉等粘膜出现不同的烂斑,有些患病牛的鼻腔会出现黄色的渗出物,气管出现大量的脓性分泌物。肺脏出血严重,肺脏水肿明显,横切之后会呈现干酪样。病死牛的食道粘膜会出现明显的糜烂性坏死症状,瘤胃水肿,伴有充血和糜烂的症状,此外,小肠部位呈现卡他性炎症病变。最后,有些肠道部位会有很多的点状出血点,黏膜会脱落,淋巴明显水肿。 4 实验室诊断 可以选择使用荧光抗体进行荧光检测,能够发现存在异性的荧光病变。其次,比较常见的血清诊断方法有琼脂扩散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此外,可以采取中和抗体试验,具有很好的重复性,在进行琼脂扩散实验的过程中,如果有60%以上的病料呈现阳性反应的话,可以对病情做出确诊。 5 防治措施 该疾病还没有比较有效的药物,如果患病,采取收敛止泻的措施,对症治疗。首先,患病之后,先选择的药物为次碳酸铋片、磺胺脒片,结合患病牛的体重口服1次/d,磺胺脒片首次用药可以加倍,连续使用5d,效果显著。其次,如果患病有病情严重的话,可以配合使用丁胺卡那霉素、一定浓度的葡萄糖生理盐水,配合使用VC注射液,一定浓度的安钠咖注射液,混合之后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1次/d即可,连续使用3d。采取上述的治疗措施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为了提高该疾病的治愈效果,应该加强对牛群的检疫检验,及时的清理牛群中的隐性感染牛,对没有传染的犊牛采取隔离的方式。加强饲养管理措施,对养殖场进行全面的消毒。在饲养的过程中坚持自繁自育和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对于妊娠期的母牛,应该为其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犊牛出生之后应该接种预防该疾病的疫苗,提高犊牛的免疫能力。在牦牛养殖业的发展中,养殖场禁止进入其他的动物,禁止健康牦牛和患病牦牛之间的接触。为提高疫病的防治的效果,应该加强对该疾病的宣传工作,当地的基层畜牧兽医人员深入到养殖户进行卫生宣传工作,加强思想教育,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才能在今后的饲养过程中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方案,保证养殖户严格执行,提高疾病的防疫意识,能够让养殖户主动防疫。 6 结语 牦牛病毒性腹泻疾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在发病的初期阶段,症状不是很明显,养殖户很容易疏忽,导致病情的传播和蔓延。为此,牦牛养殖户应该高度重视病毒性腹泻病,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高疫病的防治效果。其次,增加养殖户的意识,当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养殖户的宣传教育,提高该病的防疫意识,真正将防疫措施落到实处。最后,在防治的过程中应该坚持预防为主和综合防治的原则,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减少牦牛病毒性腹泻病的发生。
|
上一篇: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
下一篇:牛吐舌的病因及治疗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