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12 点击: 次 来源:PSY应用研究院 作者:彭尧 - 小 + 大
驱虫误区四:重驱成虫而忽视幼虫 我们以蛔虫生活史为例: • 被虫卵污染饲料或饮水被猪吞食后,在小肠中孵出幼虫; • 幼虫进入肠壁的血管,随血流被带到肝脏,再继续沿腔静脉、右心室和肺动脉而移行至肺脏; • 幼虫由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在这里度过一定的发育阶段,此后再沿支气管、气管上行,后随黏液进入会厌,经食道而至小肠; • 从感染时起到再次回到小肠发育为成虫,共需2~2.5个月,每条雌虫每天平均可产卵10万~20万个,旺盛时期每天可排100万~200万个,每条雌虫一生可产卵3000万个! • 在猪体内寄生7~10个月后,即随粪便排出 我们可以看到猪群感染寄生虫后,产生虫卵数量惊人,且其抗逆性极强,某些寄生虫虫卵即使在高温煮沸的情况下也无法将其杀灭,几乎所有的驱虫药也仅能驱杀体内的成虫,这就是为什么某些猪场驱虫后仍存在较为严重的二次感染。 驱虫误区五:没有科学的驱虫方案 多数猪场采取的驱虫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类: (1) 不定期驱虫: 对寄生虫不重视,见到猪群有明显寄生虫症状才会驱虫!多数猪群仍存在寄生虫感染,尤其是种猪感染严重、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球虫感染严重! (2)一年两次全场驱虫: 多在春秋两季进行驱虫!但采用这种驱虫方式猪群感染寄生虫仍然明显,尤其生长阶段猪感染明显! (3)阶段性驱虫: 即产前、保育或仔猪阶段、后备进入种群,种公猪分阶段驱虫!但采用这种驱虫方式种公猪、种母猪仍有寄生虫感染!
|
上一篇:猪限位栏的八大危害
下一篇:生猪养殖防疫误区和对策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