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22 点击: 次 来源:家禽科学 作者:陈永亮,康永刚 - 小 + 大
2.3 标准化养殖推进 普通蛋鸡养殖场一般选择中小规模标准化生产模式, 但全国各家养殖场的标准化贯彻力度则参差不齐。某些养殖场能够做到养殖环境条件控制的标准化, 但却在用药防疫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消毒制度不到位, 免疫程序不科学, 预防用药随意加量, 成为鸡群疾病多发的诱因;部分养殖场注重消毒、免疫制度的规范, 但却不能建设标准化蛋鸡舍或者配备必要的养殖设备, 影响了蛋鸡生产性能的发挥;而当前蛋鸡标准化养殖中更突出的问题则是鸡场的废弃物处理, 大部分养殖场缺少对鸡粪、污水等处理的相关设备设施, 废弃物随便堆积或排放, 污染了环境, 成为防疫链条中的薄弱一环。针对这些情况, 在蛋鸡养殖过程中, 无论规模大小, 都应在鸡场建设、营养饲喂、用药防疫、废弃物处理直至养殖档案、产品质量等整个工艺流程中实施标准化管理, 避免“短板效应”的产生。 2.4 规模化生产把控 对于当今的生态散养模式而言, 其区别于传统农户散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但因为受限于资金的不足, 生态散养甚至很多中小规模生产模式下的蛋鸡养殖场, 在发展蛋鸡的规模化养殖时, 或者有心无力, 或者“知难而退”, 影响了鸡舍建设的质量和蛋鸡存栏总量, 养殖场与蛋鸡生产企业的规模、实力还相差甚远, 造成了蛋鸡养殖效益的不高和市场抗御风险能力的不足。为此, 在现如今蛋鸡养殖效益微薄的时代, 养殖场在努力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并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 应该有意识多方位筹措资金, 适时增加养殖规模, 以量搏利, 或者成立合作社集体面对市场, 提升蛋鸡养殖的风险抵抗力。对于大规模自动化生产模式下的蛋鸡养殖企业而言, 养殖规模往往在总量控制、增量时机的选择等方面存在些许不足, 有必要加强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 确保养殖效益的最大化。 3 总结 当前我国蛋鸡养殖中主推的三种模式各有利弊, 其对于蛋鸡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也各有优劣。生产者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恰当的养殖模式与规模, 选择适宜的蛋鸡品种, 并在此基础上配套合适的设备、设施, 加强对环境的调控, 实施严格的标准化生产, 如此方能改变我国蛋鸡养殖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 规避养殖风险, 取得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的不断提升。 |
上一篇:白羽商品肉鸡不同生产组织形式分析
下一篇:当前我国蛋鸡行业的6大变化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