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监测流调 > 文章

我国田间发现低致死率非洲猪瘟基因 II 型自然变异流行株

时间:2021-02-26    点击: 次    来源:哈兽研    作者:孙恩成,张振江,步志高等 - 小 + 大

  图2. MGF_110-1L 基因遗传变异分析

     2020 年田间分离的 22 株病毒与 HLJ/18 的 MGF_110-1L 基因系统进化树(A)。利用 Neighbor-joining 方法对 MGF_110-1L 序列进行分 析绘制系统进化树(Bootstrap value=1000)。与 HLJ/18 相比,分离株 MGF_110-1L 基因的核 苷酸差异(B)和氨基酸差异(C)。
  3、ASFV 分离株的体外培养特性鉴定
  根据分离地点及基因组遗传变异特点,我们选取四株 ASFV(HuB/628/20、 HLJ/44/20、HLJ/HRB1/20 和 HeB/Q3/20)进行体外生物学特性分析。间接免疫 荧光(IFA)结果显示 4 株病毒均可以在 PAM 细胞上进行有效复制(图 3A)。HAD 试验确定 HuB/628/20 和 HLJ/44/20 可以形成典型的 HAD 表型;但 HeB/Q3/20 和 HLJ/HRB1/20 呈现 HAD 表型阴性,不能吸附红细胞(图 3A),与 基因组变异分析结果一致。电镜观察四株病毒之间没有明显的形态学差异(图 3A)。复制动力学显示,四株病毒可以在 PAM 中有效复制,感染后第五天细胞 上清液中的 p72 基因拷贝数均大于108/mL(图3B)。

  图 3. ASFV 分离株体外生物学特征

上一篇:鸡群抗体监测的时期及意义

下一篇:非洲猪瘟自然弱毒株演变进程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