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1-21 点击: 次 来源:北方牧业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是一种严重危害家禽业的传染病,也与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密切相关。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既是养禽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也对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意义重大。 二、我国H5亚型禽流感流行特点 2018年H5N6病毒,约占94%;H7N9约占5%。2019年H7N9显著增加约占43%。2018年病毒约83%来源水禽,2019年的病毒约65%来源于鸡。2020年全国范围H5N6病毒来源鸭占43%,鹅占33%,鸡占24%。总的来说,当前H5Nx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的基因型主要包括2种,即Clade 2.3.4.4(又可分为clade 2.3.4.4a-e,以Clade 2.3.4.4d为主)和Clade2.3.2.1(又可分为clade 2.3.2.1a-e,以Clade 2.3.2.1d为主)。Clade 2.3.4.4d毒株分布最广,感染宿主最广泛,鸡、鸭、鹅等家禽均可感染。Clade 2.3.2.1d分支毒株主要见于华东和东北少数地区,数量比较少,主要感染鸡。 三、H7亚型禽流感流行特点 2013~2016年,家禽中H7N9病毒为弱毒株。2017年以来北方肉种鸡及商品蛋鸡发病率升高。2017年,农业部共公布9例家禽高致病性H7N9疫情,包括湖北、河南、安徽、甘肃、内蒙等地,2018年报道5例高致病性H7N9流感疫情。2019年初3月25日,农业农村部公告:辽宁省锦州市动物园饲养的观赏孔雀发生H7N9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病9羽,死亡9羽,疫情发生后扑杀禽类191羽。2020年初至今,未报道有H7N9疫情,肉鸡、蛋鸡免疫失败现象时有出现,北方地区比南方形势更严峻。 2018年病毒主要来源于蛋鸡;2019年蛋鸡、白羽肉鸡分离率均上升,并首次在鹅中分离出H7N9病毒,值得关注。从H7N9病毒毒力及流行变化来看,2013年4月至2016年,全国家禽均以弱毒H7N9为主,家禽中偶有发生。2016年底~2017年南方地区家禽发现强毒H7N9引起家禽发病,此后强毒株传播至北方。H7N9疫苗推广后,2018年家禽中H7N9疫情报道明显减少,强弱毒共存,且病毒有变异加快迹象。自2018年底~至今,新分离强毒株和疫苗株血清交叉存在3~4个滴度差异,北方部分地区出现免疫带毒及发病现象。 四、防治 整体来看,H7Nx亚型禽流感病毒均由长江三角洲进化分支演化而来,基因特征呈现分化趋势。当前家禽中H7N9亚型病毒已从弱毒株转变到强毒株,感染宿主范围扩大,对家禽威胁严重,必须抓紧免疫H5+H7三价新疫苗(2020年新疫苗)。 人感染病例显著减少。H5N1、H5N6、H7N9等高致病禽流感共存使当前的形势更加复杂;H5+H7三价灭活疫苗对当前流行的H5N1、H5N6及H7N9高致病性毒株均有良好保护效果。对于禽流感:只有通过加强生物安全措施、良好的饲养管理制度、科学的疫苗免疫与合理运用隔离扑杀等措施,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控效果。
|
上一篇:猪唾液用于疾病诊断的实用指南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