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基础兽医 > 文章

区伟波:基于实际现象的防非复产要点

时间:2020-09-11    点击: 次    来源:抗非大家谈    作者:区伟波 - 小 + 大

自官方报道第一例非洲猪瘟案例以来,我国疫情暴发后呈地方流行性趋势,对养猪生产及其相关产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养猪行业及其相关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经过两年的摸索研究,总结出来一套针对非洲猪瘟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防控措施。
预防传染病流行的三大主要环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非洲猪瘟作为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预防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而我们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现象,并且对这些现象做出了分析与总结:
现象一:断奶仔猪存在有效抗体;
现象二:高床传播速度慢;
现象三:地方非暴发季节复产成功率高;
现象四:规范化管理,做好环境消毒与杀虫的猪场,发病率极低;
现象五:在低密度饲养条件下,定点清除成功率高;
现象六:定点清除成功后,猪群三至五个月后检测会恢复阴性(清除成功后,3-5个月健康猪只检测阴性);遇到应激会发病,检测再出现阳性,一般为拔牙不干净的少数猪只,但环境载毒量下降,对肉猪群没有太大影响。(对母猪群是非常危险的。生产成绩会不稳定,按照我们临床的经验,完全清除是没问题的,即使应激也不会发生,主要是最开始没清除彻底,甚至使用了2mL关键技术,但谈不上清除成功);在养猪生产管理过程中,预防非洲猪瘟必须做好两项工作“洗”与“消”。“洗”就是对目标环境做到充分清洗;“消”就是对清洗后的目标环境进行充分消毒,其原理主要为切断并逐级降底病毒荷载量。
现象七:规范管理的猪场,生存率较高。
关于猪场的防非复产工作,我们经过两年多的摸索,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可以从人猪物车等角度分门别类,可以从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入手,甚至可以按前后或者先后顺序)
1、 彻底清洗圈舍残留的有机物;
2、 彻底消毒(反复2~3次,最好高温);
3、 生物安全设施设备的升级改造;
4、干燥、烘干;
5、空栏评估:多次、多点对目标环境进行ASFV检测,检测ASFV阴性方可复养;
6、预留足够的空置时间来让病毒失活(生物安全漏洞);
7、避开地区性疫情高发期(一般三至四个月,按省区分);
8、降低饲养密度;
9、育肥猪复产,选择断奶猪入场(两周内断奶猪自身有抵抗能力,但存在时间短),在断奶猪抗体(断奶猪自带抗体这个现象还没有找到原因)抵抗能力尚未消失前,避开疫情高发期,或已经适应饲养环境;
10、猪接触地方尽量用新物资(以防消毒不彻底);
11、必须要了解供种方的发病历史、核酸ASFV检测报告,车辆检测要求及运输过程中的生物安全管理;
12、疫情复盘:了解本场的生物安全漏洞;
13、风险点评估:逐条列出再次复发的因素,包括外部和内部风险;
14、限制人员的随便进出场,严控物资进场的消毒管理;
15、按切断与降低病毒载量防控原理进行管理。
按照切断与降底载毒量方向来确定生物安全措施,比如:人员消毒与隔离;荧光检测只是一个感染量,所以,按切断与降低病毒载量的防控原理管理可以有效预防或减缓ASF的发生。严控猪只与ASFV接触是防止ASF传播的关键。在疫情发生或可能发生时,养猪户、生产者(生产者是谁,养猪户不是生产者吗)、兽医和应急人员都应该严格遵守生物安全,做到环境消毒、独立隔离、预防接触等管理措施。
吴荣杰专家点评:
区伟波老师,在生猪生产一线从事生产技术管理20多年,特别是对代养户管理,肥猪生产,有一套独特的管理模式,工作善于从点滴抓起,在实践中钻研技术,是从猪圈里爬出来的非洲猪瘟防控专家。他说的非洲猪瘟七个现象都是从生产实践总结分析出来的,这些提炼出来的现象其实就是一般规律,对防非复产很有指导和参考意义,特别是今年野毒和疫苗毒交叉传播感染,一部分保育猪非瘟病毒检测阳性,但不表现症状,有些育成猪抗凝血检测阴性但一旦遇到大的应激就会转阳,病毒潜伏在猪一些组织内,即使高营养,猪只健康度较好,但遇到高热、高湿等,蛔虫等寄生虫病,导致采食量不足或下降,立马表现症状,发病较急,拔牙都有些措手不及,区伟波老师提出的防非复产十五条建议,都有效很实用,特别是育肥猪要做好圈舍环境控制及寄生虫等驱虫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对一些老旧猪场,无法抗拒高温、高湿的话,如何通过饲料调配、发酵及中药等提高猪只或保持高采食量,显得尤为重要。

上一篇:非瘟疫情面前,老手和新手谁更有优势?

下一篇:系统思维,把握重点,精准防控非洲猪瘟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