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6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 作者:佚名 - 小 + 大
4.2 全国育肥牛出栏数量减少,牛肉产能有所下降 导致2020年全国牛肉产能下降的因素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在本年全国牛肉标志性的消费旺季“春节”来临时间在1月份,较之往年有所提前,从而导致全国育肥牛集中消耗(屠宰)时间较早;二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重影响了肉牛正常交易,出栏与补栏空档期明显加大,虽然随着疫情的缓解,活牛市场也会逐渐恢复交易状态,但由于近年来国内肉牛育肥周期普遍延长,平均育肥周期在10个月以上,所以2020年因养殖环节空档期加大导致的育肥牛出栏数量减少及牛肉产能下降难以避免,保守估计2020年全国育肥牛出栏总量将下降约10%~20%。 4.3 高价行情带动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随着近年来国内肉牛价格行情利好,养殖行业热度上涨,促使养殖场工人工资普遍出现上浮趋势,规模化养殖场对人才和技术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生产管理成本相对上升。当前我国各类疫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肉牛养殖从业者对防疫重视度有所加强,防疫管理投入加大。受环保政策影响,禁养区环境逐步改善,全国肉牛舍饲比重随之提高,对于谷物、浓缩料、精补料、饲料原料及粗饲料等需求进一步提高,总体而言,预计2020年肉牛生产成本将有所上涨,但肉牛价格仍将保持高位坚挺,养殖经济效益依然呈现乐观态势,养殖者为追求利润更大化,将更加重视优良品种的利用及饲养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带动产业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4.4 外来产品入境合法化持续推进,但对于国内产业威胁不大 2020年 1月,中国与缅甸签署了《关于缅甸向中国出口屠宰用肉牛检疫与卫生要求议定书》,进一步规范东南亚边境活牛交易市场,推动东南亚牛源入境合法化进程。2月,海关总署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解除进口美国牛肉及牛肉产品月龄限制的公告》,解除了对美国30月龄及以上牛肉及牛肉产品的禁令,允许符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检验检疫要求的相关产品对华出口。在国际政治、经济及国内市场调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正关进口政策不断放宽,牛业产品正关入境比重持续扩大,正关进口数量逐年增多。但基于现阶段我国牛肉产能不足及国际相关产品流通总量相对饱和的客观事实,进口产品依然以补充缺口为主要功能,而非法走私与正关进口之间此消彼长的微妙转化,可将入境成本的总体优势削弱,进口产品低价冲击本国市场的能力有限。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进口增长给国内产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的可能性不大。 5、几点思考 5.1 浅析中国商品牛源市场行情的演变过程 近年来活牛及牛肉价格持续上涨,消费需求增长是重要条件,牛源供应趋紧是根本原因,价值规律中的供求关系也在随时影响着中国商品牛源市场行情的演变过程。为便于分析,我们且以2005年东北地区肉牛行情价格为演变过程的起点进行回顾,当年东北地区体重300kg的架子牛年均价格约6.4元/kg,育肥牛年均出栏价格约7元/kg,架子牛入栏可以直接赚差价0.6元/kg;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07年“架子牛”与“育肥牛”两者价格出现了交叉点,架子牛与育肥牛价格持平;至此,结束了架子牛“赚差价”的历史,2007年之后“架子牛采购价格”开始逐渐赶超“育肥牛出栏价格”进入了架子牛入栏“负差价”时代——也就是进入了“倒挂”时期,而且 “倒挂价差”逐年扩大;到2019年,东北地区体重300kg左右的架子牛年均价格约为40元/kg,而育肥牛年均价格约为30.93元/kg,倒挂价差约达9.07元/kg;同样标准的架子牛,在2005年入栏就可以直接“赚差价”180元/头,而在2019年入栏就直接出现“负差价”约2721元/头;在经营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约4个月的饲养期,才能赚回本钱再图增收,这就迫使育肥经营者更加注重投入与产出之间比重关系的调整优化。2005~2019年,中国架子牛与犊牛价格的逆袭过程,实际上就是商品牛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行业由“增量发展”向“增值发展”倾斜的转型过程,肉牛产业所释放出的张力会越来越大。在牛源稀缺而高价坚挺的今天,产业链下游利润空间受商品牛源成本“地板式”挤压的情况会愈发明显,只有不断提高精细化饲养管理水平与生产效率,强化增值优势阶段的爆发冲刺能力,才是养殖者维持良好经济效益并不断创造更大财富的关键所在。 5.2 谋定思动,不要“浪费”一场危机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社会各界积极帮助农牧企业破解瓶颈,共克时艰。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及时了解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困难,并向相关政府部门反馈;国家多部委陆续发文,从改善物流疏通、强化产销对接与金融支持、加快上下游企业复产复工及推进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等各个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障畜牧产业有序、健康运行。诚然,外界的帮助对于农牧企业改善时下困境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受风雨洗礼之后,企业本身是否具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辩证思维能力或许更显重要。丘吉尔说过:“不要浪费一场危机”。每一次危机,都蕴含着机遇,危机越大,机遇也就越大。中国的牛业企业从不缺乏危机,中国的牛业企业家也从不缺乏危机感,而企业家与企业家之间最大的区别,则是认知的区别,认知的改变,将重构和再造商业结构,也是企业实现自我救赎的起点和突破生死考验的关键。 |
下一篇:2020年肉羊生产发展形势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