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2-03 点击: 次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侯馨远 - 小 + 大
“有用”的不只是中华美食。张世洪还带领专家组,介绍中国现代农业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讲解“中国经验”;另外,积极开展调研,不局限于农业生产技术,还与当地农业经济和市场管理部门合作,进行土地改革、农业风险控制、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等课题研究。“我们会与中国学者、政府官员交流课题,也会参照中国成功经验,为津巴布韦农业部门提供参考建议。”张世洪介绍。 三、交心:“授人以渔,才更有价值” 谈及多次援非的原动力,张世洪坦言:“这么多年了,还是有援外情结。国外和中国是两回事,对专家来讲,脱离家庭和原单位,重新适应国外受援国文化、工作和生活条件,确实不易,需要面对和解决许多新问题。”对津巴布韦,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能自如地与当地人交朋友,是张世洪最有成就感的事。在津巴布韦,每位中国专家都有一个当地语言的名字,都可以随时随地、非常自如地与当地人交流。多年援津,张世洪与当地政府官员和民众建立起密切联系和深厚感情:“感觉和在中国没什么区别,邮件经常发来发去;当地人还会专门邀请我去参加婚礼。” 最近,闲不下来的张世洪又开始琢磨新项目了,这回他思考得更长远:“中国对津巴布韦的粮食、资金和设备援助都不少,但有些并没有特别好地发挥作用。这些资源该怎么用?需要探索一种自发的、滚动式的发展模式。” “中津农业合作示范村”建设项目是张世洪正带领专家组探索的解决方案,项目将选定农户,注入资金,并给每个农户匹配一位专家,持续提供技术支持。“项目特点是,参与的农户均须签订‘三方协议’。例如农户A申请援助,须与农户B、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共同签订协议,1-2年后,待农户A的产业得到提升,就必须按照协议要求,无偿带动农户B发展产业,由此形成一种‘传帮带’的滚动式发展机制。”张世洪介绍,目前该项目准备工作已就绪,待与农户签订协议。 聊起带给津巴布韦最有价值的东西,张世洪不假思索:“最有价值的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自力更生的精神。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切实帮助当地提升自身发展能力,授人以渔。”时时处处站在当地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像操心自家事一样琢磨长远发展之计,早已成为他的习惯。 |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