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27 点击: 次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张娜,何洋 - 小 + 大
去年以来,为防控非洲猪瘟疫情,温氏集团制定种猪场、家庭农场发展规划,在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生猪供应方面制定和执行了相应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多举措防控非洲猪瘟、稳定生猪生产。严抓生物安全防控,确保生产安全稳定。以人、车、物流为切入点,阻断病原传播途径。公司累计投入“防非”硬件配套超1亿元,科学配套软件硬件,全面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全力构筑猪场三道防线(大门口、生活区、生产线),杜绝病毒传入,做好“人员、车辆、物资、饲料、后备猪”(五进),“猪苗、淘汰猪、猪粪、生活垃圾、医疗垃圾”(五出)把关,阻断病毒传播;建立分公司与猪场二级洗消中心,确保车辆消毒烘干;稳步推行使用专业运猪车,规避猪只运输途中生物安全风险;稳步推进饲料散装运输,猪场围墙边建造散装料塔,配置散装饲料运输车,散装料车直接在场外打料入场,减少饲料车入场风险;设立淘汰猪中转站,降低运输频次和淘汰频率,避免客户车引入生物安全风险;加强对合作家庭农场的疫病防控理念宣传和防疫知识培训,指导和监督家庭农场严格落实疫病防控措施,配套生物安全硬件设施设备,最大化减少损失。 温氏集团按照制定的非洲猪瘟防控的工作部署,坚持不懈地落实好各项关键防控措施持续查漏补缺,防堵漏洞。同时不断优化防控措施与流程,删减繁琐、影响正常生产、大幅增加人力而防控效果不突出的措施,构建适应未来、具有较好运作水平的生物安全体系,为养猪业健康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1.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储备基层干部员工 由于防非严峻形势,各猪场针对人员进出、休假制度进行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导致部分员工思想不稳定,离职率有所上升,温氏集团加大员工招聘力度,加强培训,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快速提升新员工技能水平,加强团队建设,提升员工荣誉感和归属感。合理设计猪场批次生产模式,强化满负荷均衡生产,确保最大化释放产能,制定详细的批次生产周转计划和生产流程,确保工作安排合理,在确保生产稳定的前提下,适当简化相关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储备基层干部员工,满足公司发展需求。同时,集团增加激励措施,提升干部员工积极性。集团实施保有效产能等专项考核,对完成考核目标单位进行奖励。温氏集团拟出台超产奖励等额外激励,调动干部员工积极性,争取最大程度保产出、多产出。 2. 强化种猪资源管理,确保种源充足 强化纯繁及扩繁生产布局,明确当前各类种猪需求数量,以各公司种猪“自我生产、自我配套”原则,加大种猪资源储备,满足发展需求;重点关注家庭农场小种猪饲养情况,强化后备猪回场管理,减少过程损耗,提高后备猪选留率和利用率,加速推进猪场引种进度;合理开展场外配种,加快投产速度,加大肉猪种用数量,弥补种猪缺口,加快推进猪场满负荷生产。 3. 加强生产管理,确保生猪有效产出 受前期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影响,温氏集团的种猪、仔猪调运受限,导致种猪和猪苗出现一定程度的积压。广东省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调运监管工作的通知》,确保了种猪和猪苗调运工作的顺畅运转,为后续保证生猪上市奠定了基础。强化蓝耳、伪狂犬、腹泻、猪瘟等重大疫病的防控,落实相关免疫和保健措施,实现稳定控制;从改善母猪体况、加强仔猪护理,优化排苗流程及强抓肉猪精细化饲养等方面着手,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秩序,提高仔猪及肉猪的有效产出,争取最大程度保产出、多产出。 4. 均衡销售、保障供给 合理制定销售计划,确保销售相对均衡,适时实行“养大猪”策略,提升单头体重,增加猪肉供应。 在非洲猪瘟疫情下,做到、做好快速投产增产,同时,充分认识防疫和生产的关系,由原来被动防疫转变为主动防疫,由原来被动生产转为主动生产,把防疫和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理顺流程,有效应对非洲猪瘟疫情,推动生产走向正常轨道。 5. 生猪一体化经营保障猪肉安全 养殖环节,养猪场全部按照农业养殖4.0标准建设,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发展,全面实现管理智能化,设备自动化,生产系统化,环保标准化。其中种猪供应方面,2017年整体引进丹麦DFC优良种猪项目,包括丹系种源引进、全套工艺设计、设备、生产管理与培训,建设内容包括一个6000头种猪场与2个2.8万头配套育种场,达到年出栏18万头猪的“一拖二”种肥配套模式,每头母猪每年提供出栏肥猪数量从原来的24头可以提高到38头。 6. 食品加工环节,屠宰和深加工相结合 智能化屠宰场搭配智能化蒸饺厂和卤肉生产线。此外,投入1800万打造全产业链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管理。在饲料、养殖、屠宰、食品加工、物流及零售各环节,利用当今领先的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方式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分析与优化,以及设备与软件间的集成与协同,打造数字化、智能化工厂。 7. 过程可追溯 (1)建立全过程监管体系。产业链全环节从法规、生产、环保、信息、生物、食品安全进行全过程监管,保障产业链经营可持续发展。产业链猪源符合集团“五统一”备案要求,即:统一猪苗来源;统一全程饲料来源;技术服务统一管理;药品疫苗统一购买、发放及使用;肥猪由统一回收。通过并按照ISO9001、ISO22000、HAC?CP和ISO14001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进行管理,设置食品安全管理部门,从饲料加工、养殖生产、食品加工进行全程质量控制与把关,保障各环节产品100%符合法规要求,保障产品出厂100%合格。 (2)建有饲料品质检控中心、动保中心、食品检测中心,对饲料原料和成品进行营养指标、毒素、重金属等进行检测,对养殖猪只健康、疾病、环境进行监测,对食品进行药残、农残、重金属、理化等检测。 (3)建成可追溯信息平台。采用正大集团自主定制开发的E-Work生产管理与质量检测控制系统,利用物联网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RFID、二维码应用等)实现自动实时采集生产和可追溯数据,生成全过程可追溯信息。2017年襄阳市政府将正大纳入襄阳市肉菜流通追溯体系,政府投入140多万元在襄阳食品厂部署完成生猪屠宰及销售追溯系统,并在襄阳市各大流通市场投入终端系统,顾客可通过扫描产品二维码实时查询屠宰生产、质量检验结果以及上游养殖农场信息等。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完善生猪追溯体系建设,利用集团统一平台搭建饲料、养殖、屠宰分割、食品加工、物流分销全过程追溯系统,打造放心肉产业链。 (4)全资源可循环。产业链注重环保产业、循环农业、有机种植等项目发展。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以“生态改善、有机农业”为目标,综合采用“种养结合”“沼气工程站”“异位发酵床”“达标排放”等多种模式利用和消化粪污。 在非洲猪瘟防控的特殊时期,认真落实国家“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科学监管、严防死守,坚决打赢非洲猪瘟防控攻坚战”的方针政策。具体措施: (1)产业链全部采用专用运输车辆,GPS定位全程监控;投资3000万在产业链各环节新建洗消中心32个,严密设置三级洗消防范网,对车辆和人员进行全面的监管洗消; (2)检测前移、严于法规、全部覆盖。按照《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19号》规定,配备荧光PCR检测仪及检测试剂盒,对每头猪只进行非洲猪瘟检测,确保每块产品质量安全。养猪场送宰前3天,检测非洲猪瘟,检测合格后方可送宰;售猪装车前,猪只健康状况再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车。食品厂100%取血检测合格后才能销售,同时,对环境、蔬菜辅料、熟调产品等进行非洲猪瘟检测,防止交叉污染; (3)配合当地政府对养猪场、食品厂周边3公里建立隔离带。 |
上一篇:非瘟精准清除方案成败十六字箴言
下一篇:我对非瘟防控的几点不同认识和探索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