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07 点击: 次 来源:兽医导刊 作者:安仲晓,吴斌 - 小 + 大
目前,我国从事畜禽饲养的大部分是基层农民,农村畜禽饲养量非常可观,从而造成基层的养殖规模相对具有特殊性。基层的畜禽饲养工作人员一般文化水平不高,大多仅凭多年的工作经验,反而造成疾病更大范围的扩散和传播,给畜禽饲养者带来比较严重的损失。 一、防治现状 1.盲目用药。基层畜禽饲养工作人员一般都不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在实际生产中通常凭借个人工作经验给患病畜禽用药。有的基层从业人员在防治畜禽疾病的时候滥用药物,做不到合理投药,反而降低了畜禽的防御力,影响畜禽机体的代谢状态,反而给疾病防治增加了难度,这种随意用药的操作会错过患病畜禽最佳的防治时间。实际畜禽饲养生产过程中使用抗菌素治疗也是常见的现象,但是其中存在大量应用抗生素的不良做法,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严重损害畜禽体内肠道菌群的协调性,最终给畜禽带来严重的伤害。 2.投药量不准。临床生产中防治患病畜禽用药的时候应该按照体重比例适量投药,但是目前常见的投药问题就是剂量不准确,有的饲养者为追求更好的疗效而大剂量用药,这样会导致药物中毒的情况发生。还有的饲养者在治疗畜禽疾病的时候,用药几天症状缓解就停药,这样就造成疾病反复,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3.给药途径不当。饲养场出现畜禽患病的情况,一般就是通过静脉注射、口服与肌肉注射三种给药方式。如果给患病畜禽采用的用药途径不当,必然会严重影响药效的发挥。一般投用的药物如果便于溶解,通常采用口服的方式。如果畜禽患有肌肉炎症,正确的给药方式就是肌肉注射。 二、应对思考 1.加强专业培训。从事畜禽饲养的工作人员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目前的状况是,基层的从业人员通常没有比较高的防治知识水平,更不具有丰富的临床生产经验。因为基层的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多方面的影响,导致基层工作人员没有很高的文化程度,缺少相对专业与系统的培训,一旦接触临床生产,大多都是凭借经验。针对现在的现实情况,兽医的工作内容就是从专业角度着手,对于工作中的常见误区加以改善,制定合理的从业人员管理制度,定期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兽医专业的培训,以提高从业者的专业水平。还可以邀请高水平的专家到饲养当地进行现场的业务指导,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从而强化同行之间的业务探讨,更好为基层畜禽饲养服务。 2.正确应用抗生素。基层的兽医从业人员应该在给畜禽治疗疾病的时候做到合理正确的应用,而且应该合理控制用药时间,避免给患病畜禽使用过长时间的抗生素药物。科学应用抗生素,正确控制剂量的应用,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科学防治畜禽疾病的生产目标。 3.重视检疫与引种。饲养场条件如果允许的情况下,应该遵循自繁自养的生产模式,从根本上避免引入疾病。如果必须进行引种的话,要严格对畜禽来源展开调查,并且执行严格的检疫操作。对死亡畜禽应该采取无害化处理,切忌随意屠宰和无序流动,将疾病控制在根源,避免更大范围的传播。 4.科学免疫。饲养场应该根据饲养地区相关疾病的流行状况、畜禽的年龄和性别,参考畜禽体内抗体水平的检测状态,制定符合自场的科学免疫程序。疫苗必须从正规的疫苗厂家购入,保证疫苗质量,从而保证理想的临床效果。 |
上一篇:关注动物福利,就是关注人类健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