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2 点击: 次 来源:海口日报 作者:黎鹏 - 小 + 大
“你别着急,我马上过去帮你看看是什么情况……”这是王标近期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王标,中共党员,从事畜牧服务工作43年,今年2月刚刚从演丰镇畜牧兽医站站长的岗位上退休。但当4月我省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后,他主动申请到一线参与防控工作。组织上考虑到他经验丰富,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任命他为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组组长。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虽然已经60岁,但王标依然不计劳苦,整天奔波在防控工作一线,为疫情防控工作积极贡献力量。 “这个危机时刻,我必须站出来。” 今年4月22日,演丰镇苏民村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刚刚退休的王标得知情况后,主动请缨继续发挥余热。 “退休了就别想那么多,猪瘟防控可是费力不讨好。”有人这样劝王标。“虽然退休了,但我还是一名共产党员。”王标说。 疫情就是命令!在担任组长之后,王标的生活节奏如同上了发条一般。早上六点多出门,一直忙到晚上八九点,有时甚至到深夜。这是疫情刚开始时王标和防疫员们工作的真实写照。 四月底的海口,高温持续。在一张记录着王标和防疫员们工作的照片上可以看到,烈日下,几个被防护服裹得严严实实、背着蓝色箱子的防疫员冒着高温酷暑,在一个挖好的坑里铺设薄膜。由于工作需要,王标和防疫员们防护服有时要穿五六个小时。“穿起来很热,五六分钟就大汗淋漓。”防疫员黄儒说。 巡查养殖场、确定疫情、现场清点猪群数量、确定填埋地、扑杀、无害化处理并定期消毒……在王标的脑海里,疫情防控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记得清清楚楚。 说服养殖户处理病猪,也是让王标头疼的事。有部分农户存有侥幸心理,不愿意配合防控工作,对此,王标都会想方设法做通他们的思想。 镇上一位养殖户养了两栏猪,在确认其中一栏中有猪染上瘟疫后,养殖户只同意扑杀染病一栏。上门检查的王标向养殖户说明情况后,养殖户仍不愿配合,王标就动员周围人以及养殖户亲戚朋友前来劝说,最终说服了养殖户。 在扑杀现场,王标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清楚地记录日期、农户名和每个猪栏的数量。王标说,任何细节都不能出错,这是对农户负责。 “我是一个老兽医,我懂农民的心理,所以我们要把工作做细,以后尽量弥补他们。”王标说。 "只要能控制住疫情,苦点累点没什么。” 防疫扑杀填埋采取就近原则,无害化处理的填埋坑得五米深,坑底部还要铺上防渗薄膜和生石灰,对此,王标每次都要下到坑底仔细检查,确保达到标准。 “我印象最深的是4月25日和26日这两天,洗澡就洗了两个小时,还觉得身上有味道。”王标说。 除了承担扑杀及无害化处理工作外,王标还负责检疫通关的合格证明。有些群众因为不了解情况,在运输畜牧产品被拦下时才找王标开证明,有时到了深夜也是一样。对此,王标说,不及时开证明,畜牧产品就不能按时卖出去,群众就可能遭受损失。 “看着生猪养殖户受到损失,我的心里也不是滋味。”每次看到大批次无害化处理时,王标的心情也非常复杂,总想去安抚好群众的情绪。 高强度的工作,对王标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患有严重腰间盘突出的他在久站后就会腿麻,医生多次要求他不能过度劳累;他的牙齿老化松动影响正常进食,牙医不止一次催促他赶紧补牙,但他却因参加疫情防控工作而抽不出时间。 “老百姓有需要,随叫随到。” 1976年,王标参加工作,依靠自学成为演南村卫生所一名乡村医生,仅仅过了一年,由于工作需要他又转行干起了兽医。凭着一股韧劲儿,他不断实践自学,不仅通过了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畜牧兽医专业考试,还成为远近闻名的“兽医专家”。 转眼间,43年过去了,虽然群众口中的“小王”变成了“老王”,但王标内心中那份热情却从未消减,这份热爱,从他近年来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就可见一斑。 2016年,演丰镇贫困户何守武养殖黑山羊,王标帮他挑选了18只羊,并指导他盖起了通风透气的羊舍。由于何守武一开始并不熟悉养殖技术,养殖效果不理想。经过王标悉心指导,何守武的羊群数量不断增长,最多的时候发展到了43头,经济效益显著。 多年的专业实践积累和真诚付出,让全镇养殖户十分信赖王标,一遇到难题都会主动向其请教,王标也积极回应。春秋两季动物防疫、给农户指导技术……哪里有养殖场,哪里就有王标的身影。 “他在畜牧产业扶贫物资的选择把关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有他在,我们就有了一颗定心丸。”演丰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吴涛与王标共事多年,对他的专业水准和奉献精神佩服不已。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只要我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干下去。”王标表示,他会用一名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信念激励自己,做到退而不休,永葆本色。 |
上一篇:杨永清:志在兽医事业终不悔
下一篇:陈敏:带领2万农民走上养殖致富路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