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4-22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张瑛 - 小 + 大
奶牛存栏量从1986年的6000头到现在的60万头;成母牛年均单产8000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00公斤,在全国排名第四;全区人均鲜奶占有量为339公斤,位居全国第二……这每项成果背后,都有他的汗水和智慧。 他就是三十年如一日,奋战在畜牧业生产第一线,致力于畜禽品种改良、配套技术研究与推广的宁夏首席兽医师罗晓瑜。 奶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1984年,罗晓瑜大学刚毕业,便一头扎进奶业技术研究之中,潜心对品种、繁育、饲养和加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科研攻关。他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奶业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西部专项、自治区重大技术研究等30多个项目,首次在区内建立了系统的奶牛改良技术体系、全混合日粮(TMR)应用技术体系。 罗晓瑜注重成果应用,致力于系列技术组装配套和研发,推进畜牧业科技整体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宁夏率先以省为单位统一实施奶牛选种选配和群体改良计划,集成现代繁殖育种和计算机智能化管理等技术,精准指导奶牛群选种选配和高产奶牛培育;研究示范了奶牛营养调控、精准化饲喂、智能化管理等关键配套技术;构建了“种养结合、草畜配套”的饲草料集中生产配售体系,实现了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加工业的有机融合;创新奶牛标准化养殖场(园区)管理模式,大力实施奶牛“出户入场”,实现了农户养殖条件下小规模养殖与大群体规范化管理有效结合,切实推动了传统养殖方式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现在奶牛都喂青贮饲料和苜蓿干草,可在本世纪初奶牛场都是喂黄贮,基本没有用青贮的。”罗晓瑜说,当时稻草1吨300元,苜蓿600元,用苜蓿喂牛太奢侈。 为了改变养殖户落后的管理观念及喂养方法,罗晓瑜组织10多位养殖大户到宁夏农垦奶牛场观摩学习,并主动与贺兰山农牧场协调,担保赊账免运费将苜蓿送到养殖户家中。 “开始,许多人不相信,持观望的态度。没想到,通过饲料搭配技术及科学管理喂养的养殖户一个月便见了效益,奶牛单产量提高了10%。”罗晓瑜说。 这下,养殖户们心服口服,纷纷要求学新技术。在罗晓瑜的推动下,宁夏全面践行国际先进的饲养理念,推广应用了高产奶牛选育、全混合日粮饲养、生产性能测定、信息化管理等高效养殖关键技术,建立完善了良种繁育、饲草料生产、精细化管理体系,牛群品质和生产性能显著提高。 “目前,宁夏奶牛规模化养殖率达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生产效益大大提升,鲜奶主要质量卫生指标达到欧盟标准,伊利、蒙牛等大型乳企纷纷在宁夏设厂,抢占好奶源。”罗晓瑜说,目前,仅伊利、蒙牛在宁夏的合作牧场已达155个,日收购鲜奶3000多吨。两家企业收购的鲜奶大部分就地加工成“金典”“特仑苏”“安慕希”“纯甄”等系列高端乳制品,供应全国市场。 随着宁夏奶产业与世界接轨,宁夏已成为全国重要的优质奶牛繁育基地和优质乳制品生产基地。罗晓瑜将目光转向了肉牛产业的发展。 他长期深入畜牧业生产第一线,努力探求适合宁夏畜牧业生产经营的体制机制,总结并推广的龙头企业带动型“夏华模式”、整村推进型“泾源模式”、合作社带动型“石羊模式”,为山川不同区域肉牛产业发展探索了新路子,创造了新经验。 |
上一篇:万隆:屠宰业的“乔布斯”
下一篇:李丽华:从鸡蛋到金蛋的变迁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