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25 点击: 次 来源:兽医导刊 作者:王志刚,李振,齐晓亮 - 小 + 大
2018年8月3日—9月3日,我国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某养猪场、河南省郑州市经济开发区某屠宰场、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某养猪场、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某养殖小区、安徽省芜湖市和宣城市南陵县3个乡镇办事处的养猪场陆续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世界养猪业的头号杀手突然现身我国,一个月内蔓延5个省份,其来势汹汹,震惊行业,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面对较为陌生非洲猪瘟,如何正确认知和科学防控呢? 一、百年非洲猪瘟的“旅程” 非洲猪瘟最早于1921年在非洲肯尼亚报道,1957年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伊比利亚半岛并在西欧流行,1971年后蔓延至南美洲以及中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随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对平静。到21世纪,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再次活跃,2007年从东非传至格鲁吉亚等高加索地区和俄罗斯,2010年在俄罗斯大面积流行,2014年后扩散到波罗的海和东欧地区。2017年3月俄罗斯远东地区交通和商贸枢纽伊尔库茨克州发生疫情。自1921年以来,全球约有52个国家发生过非洲猪瘟疫情或检测到病毒,其中包括31个非洲国家、17个欧洲国家和4个拉丁美洲国家。 非洲地区到目前除莱索托和斯威士兰外,所有东部、南部和中部国家均有非洲猪瘟疫情的报道,近年来每年仍约有20多个国家频繁发生疫情,且大多呈地方性流行态势。 欧洲地区20世纪60—80年代由非洲安哥拉传入疫情并引起扩散的国家中除意大利撒丁岛地区至今仍有疫情流行外,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比利时、荷兰和马耳他等国家的疫情均已被扑灭。2007年由东非传入格鲁吉亚陆续蔓延到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国家。至今,该地区的疫情依然未得到有效控制,家猪、野猪疫情频发。 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20世纪70年代从西班牙传到古巴、巴西、海地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经过采取扑杀等控制措施,这些国家的疫情被迅速根除,至今未复发。 二、打开非洲猪瘟的“档案” 非洲猪瘟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动物卫生法典规定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是我国一类动物疫病病种,是我国《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明确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是一种急性、热性、高接触性动物传染病,非人畜共患病。 非洲猪瘟病毒是非洲猪瘟的主要致病原,该病毒是有囊膜包被的二十面体对称的双股线性DNA病毒,为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一种,粒子直径175-215 nm,基因组大小为170-190 kb,是蓝耳病病毒12倍、猪瘟病毒15倍、口蹄疫病毒24倍。基因组两端各有一个高变区,目前发现有23个基因型。非洲猪瘟病毒广泛存在于感染猪只的血液、组织液和排泄物中,是已知的唯一的DNA虫媒病毒,钝缘蜱可作为病毒的主要宿主和传播媒介。病毒对猪科动物天然易感,对牛、羊、马、小鼠、兔等极不敏感。病毒感染宿主后发病率在40%至85%,急性型病例病死率可达100%。病毒在自然环境生存能力较强,可存活数天,在常温血液中存活18个月,在冻肉和没有充分腌渍的肉产品中可生存数月,而在55℃下30分或60℃下10分钟即可被破坏,氯仿、新洁尔灭等脂溶剂、氧化剂和消毒剂可破坏病毒结构。 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除蜱虫叮咬外,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为主要传染途径,如采食被污染的饲料、水源,接触到被污染的用具等。一旦猪只被感染,极易在群体环境中形成循环感染。病毒感染猪只后潜伏期一般为4—19天,最快第2天即可向外排毒或出现病毒血症。病毒在扁桃体、血液、血管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复制和增值,可直接导致毛细血管和淋巴结的坏死和出血,白细胞数量骤减至正常的50%以下。 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经典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十分相似。急性和亚急性发病猪只体温可高达41℃,在耳、鼻、喉、尾和体表出现紫斑或出血现象,同时伴有精神极度沉郁,出现咳嗽或呼吸困难,怀孕母猪流产等,死亡率10—100%;慢性病例发育迟缓,波状热,在皮肤上会出现局部红斑、溃疡或坏死灶等,耐过猪终生带毒,死亡率2—10%。剖检急性、亚急性病例可见多器官的肿大、充血、出血、变脆和失去弹性等,如多部位淋巴结血肿、脾脏极度肿大成深褐色、心肌和肾表面布满点状血斑、胃肠道弥漫性出血等。慢性病例肺脏肿大,可见肉芽肿病变,纤维素性心包炎等。确诊需采集血液样品或病料送兽医实验室进行检测。 三、应对非洲猪瘟的“攻略” (1)疫苗之短 非洲猪瘟病毒与经典猪瘟病毒的结构、种属完全不同,因此当前的猪瘟疫苗对非洲猪瘟没有交叉保护作用。 非洲猪瘟病毒可直接入侵和存活于巨噬细胞、淋巴结等免疫系统,毒力高而免疫原性低。弱毒(减毒)苗可产生免疫应答,但对野生毒株和亲本毒株的攻击几乎不产生保护作用,而且生物安全性没有保证。灭活苗免疫后虽能产生较高滴度的抗体但并不具有中和活性,因此对猪只基本没有保护性。因此,自1963年以来,葡萄牙试图研制弱毒疫苗进展缓慢,重组疫苗、亚单位疫苗、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方向的研究也在广泛探索之中。 国际权威免疫学杂志《Vaccine》3月份刊登论文《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 protection mediated by NH/P68 and NH/P68 recombinant live-attenuated viruses》,西班牙科学家通过反向遗传技术以野毒株NH/P68为母本构建了多个控制病毒免疫逃避机制的蛋白缺失株进行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各缺失株对同源毒株感染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而对异源毒株几乎没有作用,此研究成果有望促进疫苗的生产。随着非洲猪瘟基础致病性和基因功能性研究的深入,在不远的将来非洲猪瘟疫苗也可能问世,目前非洲全球尚无有效的商品化疫苗可用,这是动物传染病防控史上不多见的一个特例。 |
上一篇:一个让人自豪又尴尬的职业——兽医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