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6-13 点击: 次 来源:新大牧业 作者:李宁 - 小 + 大
我们都期望一头进入繁殖群的种猪能够利用更长的时间,提供更多的断奶仔猪,要实现这个目标种猪必须体质结实、结构良好、生产性能优良。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有很多种猪由于肢蹄问题或者其他体型性状问题而被动淘汰,这对育种群来说会降低种群的遗传进展速度,对于商品群则会增加更新成本、增加母猪非生产天数,进而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随着集约化饲养模式的发展及人们对能繁母猪生产性能的重视,对后备猪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配套后备猪培育基地及育种技术人员的组建未能跟上,导致在实际生产中会降低对种猪的选择标准,从而造成肢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果在选种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标准,将会使趾蹄问题得到很大改观,同时由于部分趾蹄性状与生产性状存在一定的正相关,且具有中高等遗传力,故通过持续选育将会使趾蹄性状得到改良,同时提高相应生产性状水平。 一、体型的重要性及与生产性能的相关 猪是一个有机统一体,它的外部与内部、形态和机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从猪的外部特征可透视猪的内部机能。猪的体型不仅反映其外表,而且也反映了猪的体质、机能、生产性能和健康状态。在过去没有BLUP与全基因组选择技术时,猪育种完全依靠表型进行选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猪表型性状与生产性能之间存在相关性,所以体型评定技术在今天的猪育种中仍是一项基础性工作。由于近几十年随着集约化饲养模式的发展以及对能繁母猪生产性能的高强度选择,猪体质体型发生了重大变化,身体结构与机能的协调关系变差,对生产管理的要求愈来愈高,这就要求我们在选种时严格执行操作标准对后备母猪体型进行评估。同时体型性状具有一定遗传力(表1)且与生产性能之间存在相关性(表2),故通过持续选育将会使相关性状得到改良,同时提高相应生产性能水平。
在瑞典某猪场研究母猪淘汰原因时发现因体型被动淘汰(肢蹄、乳头)占据25%,仅次于繁殖问题,如表3所示,这是多数母猪场存在的问题,甚至部分超过这个比例达到45%。在有些群体中,高指数母猪中80%~90%都是因为体型问题而被淘汰,从而降低了遗传进展,给遗传改良、育种者和经营者造成巨大的损失。
|
上一篇:哈伯德将成为国内白羽肉鸡重要品种
下一篇:提高母牛群配种率的要素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