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4-17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彭国威 - 小 + 大
在重庆市巫溪县双柏村,有一个家喻户晓的“羊倌书记”,他就是这里的第一书记董光恒。 刚入村头,一栋栋小洋楼,或坐落在田间地头,或掩映在一片桃花林中,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的山水图,田野里扑鼻而来的清新麦草味让人心旷神怡。“董书记来啦!”“董书记好久去家里坐坐?”……远远地见到董光恒走过来,村民们都主动上前招呼,他则一一回应,相互家长里短聊不完。 这份热络始于2015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董光恒到双柏村后,在这峰岭连绵的小村里,就多了他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身影。几经辛苦,这个当初没有一条水泥路的贫困村,不仅顺利完成整村脱贫任务,还依托“生态循环养殖”在小康路上大步前进。 三顾茅庐请来返乡创业“领头羊” 沿着一条4.5米宽的进村主干道行走不久,就能见到“巫溪县顺意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标牌,走进偌大的圈舍,90多只羊上蹿下跳的,四处却收拾得干干净净。 合作社社长冉宗先正在忙活,说起自己变化,他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冉宗先16岁初中毕业后,为了生计,在山西煤窑做过,在广东鞋厂干过,还在新疆放过羊,直到2014年,考虑到父母年龄大了,这才放弃漂泊生涯,回家守着一片玉米地过日子。 “怎样利用好山大坡陡的地理优势?”通过调研,本职工作为巫溪县塘坊镇畜牧站站长、计生办主任的董光恒,决定结合自身的特长发展山羊养殖产业,听闻冉宗先有养羊经历后,于是主动上门对接。“刚开始怕失败,我不太愿意养羊。”冉宗先坦言,“那时村里就一条两米多宽的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谁愿意来这里买羊!” 吃了闭门羹的董光恒却不气馁,三天两头往老冉家里跑,讲国家的优惠政策、山里的养殖条件、畜牧站的技术优势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打消了他的顾虑。“开始只邀约了5个亲朋好友加入进来,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没想到,第一年就实现了开门红。” 有了良好的开局,裂变效应也就产生了,很多农户也陆续发展起了山羊养殖。2016年,为了提升山羊品质,统一打造品牌,在董光恒的建议下,合作社全面走上扩容的道路。 “农户有的以资金入股,有的以土地入股,还有的以技术入股,现在已经有120户散养户主动加入了合作社。”冉宗先说,在这个大家庭里,所有人都能享受统一的技术、培训、采购、防疫、销售等服务。 借羊还羊走出产业扶贫新模式 “本着致富全村的思想,董书记还要求我们帮扶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冉宗先说,经过商议,合作社确定了“借羊还羊”和“赊羊还本”的扶贫模式。 离开合作社,步行10多分钟,来到杨世兵家,一栋170多平方米、装饰一新的二层小楼矗立在田野,显得格外惹眼。 杨世兵就是合作社“借羊还羊”扶贫的一个代表,杨世兵的妻子明云香介绍,以前家里就养两头猪,种了点粮食,收入少得可怜,还要供两个孩子读书,生活过得紧巴巴的。在最困难的时候,合作社主动找上门,提出可以借10只母羊给她家喂养。 “每借一只母羊都可喂养三年后归还,到时只需加送一只小羊羔给合作社。”明云香说,这省下了养殖之初所需的起步资金,也没有任何风险。 言谈间,来到她家圈舍,刚打开门,40多只本地板角山羊撒欢往外挤,看着眼前一切,明云香满脸堆笑:“这两年,我们已先后卖出30多只羊,价格都还不错。” “合作社成员的羊,如果自己能卖高价,可以选择自行销售,如果价格不好,我们会统一保底收购。”冉宗先说,有了这个“兜底”,大家再也不担心市场销售了。 因为家里的养殖妻子一个人可以轻松打理,杨世兵则出去给人搞装修,一年下来还能额外增加3万多元的收入,日子好过了很多。 村里还有一些贫困户选择的则是“赊羊还本”模式,他们可以到合作社“赊”羊回家喂养,按照当时市场价折算成钱,两年后,只要支付当年“欠”下的本金就行。“采用这种做法,贫困户只需要承担很小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冉宗先说。 羊酒联姻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在村里转悠,一条长13.1公里、宽2.5米的耕作道蜿蜒田间绿野,足以让小型三轮车轻松穿梭,灌溉用的水管,顺着耕作道延伸到了地里。 “为了提高养殖业的机械化作业效率,我们利用扶贫资金建了这条路。”村支部书记向正先回忆说,当初在进行道路基础整治时,村民都不计报酬,争当义务工,只有在道路硬化时,才找了施工队,省下了不少钱。 不经意间,一股淡淡的酒香飘了过来,贫困户田昌会家新建的一个小酒厂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为何要在这里搞一个酒厂?带着疑问,步入酿造间,田昌会和他请的技术员正在酿造池边忙得热火朝天。 “酒厂在去年底刚建好。”田昌会停下手中的活介绍,考虑到养羊的同时还需要喂一些酒糟,2017年,董光恒和向正先合计,综合考虑发挥贫困户的特长,选中田昌会作为帮扶对象,利用危旧房改造的契机,一举改造了一个酿酒作坊。“除了正常卖酒,每天生产的酒糟还能销售110元左右。”田昌会乐呵呵地说,因为村里养殖业有了规模,销售市场供不应求。 就在这个酒厂不远处的山坡上,还有一个新建的集体草料加工场。在这里,可以对收集来的饲养草进行相应加工,实现本村自供自给。“富余的草,还可以对外销售。”董光恒说,“村里下一步会在产业融合发展上着力,不断壮大产业规模,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 |
上一篇:王金友:“养鸡大王”带富一方百姓
下一篇:人民日报:这个女兽医孙家英不简单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