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监测流调 > 文章

广西横县一起输入性小反刍兽疫的暴发调查

时间:2018-03-12    点击: 次    来源:横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谢向萌 - 小 + 大

小反刍兽疫(PPR)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PRRV)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山羊和绵羊均易感,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主要临床特征。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感染途径以呼吸道为主。本病发生没有季节性,潜伏期一般为 4~6 d,最长可达 21 d。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须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国家动物疫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2—2020 年)》明确规定要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

2016 年 8 月 16 日,广西横县畜牧兽医部门接到某养殖场报告,称其于 7 月 29 日购买的部分山羊疑似发生 PPR。8 月 18 日,广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测为PPR病原学阳性;8月19日,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确诊为 PPR 疫情。为了解本次疫情的暴发原因及疫病的分布,对该起疫情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1 调查方法

1.1 病例定义

1.1.1 可疑病例 2016 年 7 月 29 日以来,广西横县的山羊或绵羊中,出现急性发热、鼻腔流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结膜炎、腹泻、口炎、气喘咳嗽、死亡等临床症状中 3 个及以上的,可判定为 PPR可疑病例。

1.1.2 疑似病例 南宁市或广西自治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可疑病例的组织样品或鼻腔、口腔棉拭子样品进行 RT-PCR 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判定为疑似 PPR 病例。

1.1.3 确诊病例 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国家外来动物疫病诊断中心实验室检测为阳性的疑似病例,判断为确诊病例。

1.2 数据收集

按照病例定义,在发病养殖场及周边搜索病例,并在全县范围开展排查,采用现场访问和与养殖户面对面交流方式,了解该县的养殖方式以及生产管理、动物移动等信息。

1.3 数据分析

利用 Excel 2010 软件,对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病学分析,对病毒的来源和扩散范围进行初步分析。

2 结果

2.1 当地养殖概况

横县下辖 14 个镇 3 个乡,共有 60 个羊养殖场户,羊存栏总计 8 693 只,其中山羊养殖场户 53个、绵羊养殖场户 7 个,大多采取自由放养方式。发病养殖场于 2012 年 5 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属于规模化山羊养殖场,共有 4 栋圈舍,存栏 383 只(其中原有羊 150 只,2016 年 7 月 29 日引入 233 只);该场坐落于三面环山的山麓之中,只有一条路与外界相通,距国道约 3 km,且周边 3 km 范围内无其他养羊场户,防疫条件比较优越;该场具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等证照。

2.2 发病羊临床表现

现场调查发现,病羊均出现精神沉郁、皮毛脏乱、发热(最高温度达 41.5℃)、咳嗽、流鼻涕、眼分泌物增多、腹泻等症状(图 1)。对 2 只发病羊剖检可见支气管肺炎、肺尖肺炎、肠系膜淋巴结严重水肿、出血性肠炎、肠道斑马状条纹状充血、出血等病理变化(图 2)。

图1  发病羊主要临床症状                  图2  发病羊主要病理变化

2.3 病例分布

2016 年 7 月 29 日,该场从江苏省徐州市某活羊交易市场购入 233 只山羊,经公路运输至该场。此次跨省调运未向当地有关部门申报检疫,无血清学检测合格报告,没有输出地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出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

8 月 2 日,该场羊群开始发病,8 月 5 日出现第 1 例死亡病例。随后羊群中的发病数和死亡数逐日增多,病例高峰期出现在 8 月 9 日;8 月 16 日介入调查,8 月 19 日病例确诊并扑杀养殖场所有羊只。调查发现,此次疫情并未在之前存栏的 150只羊群中暴发(因在 6 月份已接种过 PPR 疫苗),发病和死亡的羊全部来自于新购入的 233 只羊群。截至扑杀前,累计发病 212 只,死亡 141 只,袭击率为 91.0%(212/233),病死率为 66.5%(141/212)。根据养殖场提供的信息绘制流行病学曲线见图 3。


图3  流行病学曲线

2.4 溯源及追踪调查

观察新病例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曲线,发现本次疫情为典型的同源暴露。即外省购入的 233 只羊群中开始只有极少数羊感染,当 7 月 29 日感染羊与其他健康羊一起长距离运输到该场后,于 8 月2 日开始发病,并在养殖场内造成同群其他羊只感染。该场及该县在此之前从未发生过 PPR,因此可以推断此次疫情是由于外引羊只携带 PRRV 传入所导致的。

8 月 19 日疫情确诊之后,横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随即对全县所有 60 个羊场(群)进行了疫情排查,未发现 PPR 疑似病例。排查过程中,随机采取血清和棉拭子样品各 120 份,送南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 PPR 免疫抗体检测和病毒检测。检测结果显示,PPR 免疫抗体水平全部达到了农业部要求,PPR 病原学检测均为阴性。该场从外省购入的羊只并没有转卖至其他养殖场,8 月2 日发病之后死亡的羊只都进行了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所以判定疫情扩散风险较低。

3 讨论

3.1 活羊违规调运是导致 PPR 传播的主要风险因素近年来,我国居民的羊肉消费量和需求量不断增加,使得羊只大规模长途调运更加频繁,极易造成疫病的暴发和传播。2013 年 11 月底,PPR再次传入我国,并迅速扩散至全国 20 余个省份,对全国羊养殖产业造成巨大损失。扩散原因主要是活羊的长途调运。本次 PPR 疫情同样是由从外省购买活羊所引起的。这些羊既没有输出县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出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到达目的地后也未向当地动物防疫部门申报,最终导致了疫情暴发。

3.2 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漏洞

233 只依法应当检疫而未经检疫的山羊,从江苏省徐州市某活羊交易市场起运,在没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的情况下,途经至少 5 个省(区)最后到达广西横县,行程超过 2 000 km。这说明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产地检疫环节、公路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环节还存在诸多监督不到位的地方,养殖从业人员也不了解相关的动物检疫规程。

3.3 疫苗免疫仍是避免羊只发病的有效手段

研究证实,PPR 弱毒疫苗免疫原性强、效果好,注射后能在动物体内产生坚强的免疫力。这一结论在本次疫情暴发过程中再一次得到印证。当前PPRV 在我国污染面较广,而广大养殖场户的生物安全防护能力依然较弱,在这种局面下及时对羊群实施免疫仍然是预防该病的有效措施。

4 结论

本次疫情为输入性小反刍兽疫疫情,病羊来自江苏省徐州市省活羊交易市场,购买时养只已经感染了 PPRV,但尚未表现临床症状,正处于潜伏期,购入进场后第 4 天即开始发病。经过系统调查和严格处理发病羊只及场所,本次疫情被彻底控制,无扩散风险。此次疫情的暴发表明,禁止活羊违规调运、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和实施免疫对阻断 PPR的传播扩散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strongprotectionwithoutholes

上一篇:影响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结果的几个重要因素

下一篇:河北省承德市一起鹿魏氏梭菌病的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