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9-19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黎先伟 - 小 + 大
到目前为止,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又称猪蓝耳病,PRRS)仍是全球养猪业中的一种头号疾病,严重阻碍仔猪和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同时严重影响种猪群的繁殖性能,给养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虽然大量研究已对猪蓝耳病(PRRS)的流行特性和发病机理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全球的众多养猪场来说,要想成功的控制猪蓝耳病(PRRS)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通常来说,猪蓝耳病(PRRS)的有效控制需要把完善的生产管理措施(如适当的生物安全措施、全进全出和单向猪群流动)和疫苗接种方案相结合。猪群感染或接种猪蓝耳病活病毒(弱毒)并产生相应的免疫保护力,对日后再感染同源性高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具有较好保护效果。但是,由于猪蓝耳病病毒(PRRSv)是单链的RNA病毒,其要比其他DNA病毒(如猪伪狂犬病毒)更容易发生重组变异,因此,疫苗毒株往往与田间分离野毒株,在同源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猪蓝耳病病毒(PRRSv)的这种特性使得一些养猪场在接种疫苗后仍不能很好地控制猪蓝耳病(PRRS),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猪场并没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安全性好、同源性高的)猪蓝耳病疫苗。目前,市面上猪蓝耳病活病毒疫苗的毒株多达7种,这给养猪户在疫苗的选择上带来很大的烦恼,以至于很多猪场利用药物来替代接种疫苗,而这往往更不能达到防控猪蓝耳病(PRRS)的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定期对猪群进行猪蓝耳病病原检测,可清楚地掌握猪场内病原的实际状况,了解场内猪蓝耳病的主要流行毒株及变异程度,同时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疫苗来更好地防控猪蓝耳病。 本文主要阐述如何使用唾液来对后备母猪在驯化过程中进行猪蓝耳病(PRRS)的控制。 自从2015年下半年以来,全国的猪价行情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养猪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在这波行情下,一些猪场会选择扩大自家的饲养规模,从生物安全和疫病防控来说,通过自繁自养的方式来逐步扩增母猪群的数量是最为理想的,不过这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因此,很多人会选择从一些知名的种猪场来选购后备母猪,达到快速扩增自家猪场的饲养规模。众所周知,猪场在引入后备母猪之前有两个重要的步骤是必不可少的,即后备母猪的隔离和驯化。隔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外来疫病通过新引入的后备母猪感染原有的经产母猪。一般建议隔离的时间应达到20至45天。而后备母猪驯化则是通过一定时间让后备母猪熟悉本场经产母猪的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通常,后备母猪驯化的时间应至少持续60至120天。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让这些动物接触感染猪场内已有的病毒(如蓝耳病)和其他病原菌。要想打破经产母猪的病毒循环,首先第一步是要使用已接触蓝耳病病毒(PRRSv,疫苗毒或弱毒)且早已产生坚强免疫力的动物来替代原有的动物。这主要的目标是让所有新引入的动物感染猪场内特定的PRRSv,值得注意的是确保后备母猪在混入经产母猪之前已产生足够的抗体保护水平。因此,针对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均显得尤为重要。 据大量的研究证实,PRRSv可在多种不同类型的样品中检测到,包括肺脏、扁桃体、血液、精液、尿液、粪便、常乳、初乳和唾液等。在一些国家,部分养猪场会选择让后备母猪人工感染PRRSv,即让后备母猪直接接触PRRSv阳性猪的排泄物,或反饲。值得注意的是,PRRSv的排毒时间可长达99天。因此,采取这种人工感染措施的前提是,必须清楚了解自家猪群的实际病原感染状态,真正做到针对性的驯化过程。
图1 唾液收集的工具:一次性手套、棉绳和连有塑料袋的胶管 |
上一篇:猪抗体检测数据的分析和运用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