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11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郭凡茂 - 小 + 大
犊牛痢疾为病原性大肠杆菌所致,集约化养牛此病常见多发。通常情况下,10日龄内犊牛为易感群体。而且,此病有传染性,被污染的饲草、消毒不严的器械等等,都将加重此病的发病几率,此病多数经消化道传播感染。 1 病因分析 1.1 消毒不严,卫生较差 犊牛喂奶器械消毒不严、不彻底,舍内粪便处理不及时,垫草更换不及时,牛舍消毒不严,都为致病菌感染创造条件,而诱发此病的发生。 1.2 母牛营养不全,犊牛体质较差 母牛管理不善,尤其妊娠期,饲喂营养不全,日粮中长期蛋白质、微量元素、矿物质等含量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初乳中白蛋白、球蛋白等含量水平,扰乱犊牛消化机能,降低犊牛抗病水平,诱发下痢病的发生。 1.3 犊牛管理不善,消化机能紊乱 犊牛出生后,用盆或桶喂奶,犊牛自由饮服,部分进入网胃和瘤胃。而此时的网胃和瘤胃,尚不能有效排空内容物。此时,乳汁长时间停留发酵,很容易诱发下痢。喂奶不定时、不定量、喂奶温度高或低,用精料多早或过多,都将影响机体消化机能,诱发下痢。此外,喂奶母牛患有乳房炎,分泌乳汁被吃食后,同样易发生下痢。 2 临床症状 2.1 败血型:从潜伏期到死亡,快则24h以内,慢则2~3d内,一般以出生一周内幼犊,表现为发热或体温正常,有时偏低腹泻,常于症状出现后,数小时至一天内急性死亡,有时用药一次,死亡,外观没有多大变化。 2.2 肠型:临床发病较多,此病发生于生后7~10d,吃过初乳的犊牛,病初体温升高 40℃~41℃,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萎靡不振,喜躺卧。数小时开始下痢,后体温下降至正常粪便初粥样,颜色黄色较多,拖后成水样,尾巴和后躯外侧被稀粪污染。体温降到常温偏低,呼吸和脉搏加快,病犊常有腹痛,用腿踢腹壁,表现为头和身躯卷成一团不动,此病引起脱水,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30%。 3 病理变化 ⑴有败血症急性死亡的病犊,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 ⑵有肠型发病死亡的病犊,尸体消瘦,明显脱水,黏膜苍白,眼窝下陷,肛门周围被稀粪污染。主要有胃肠炎变化,真胃有大量的凝乳块,黏膜充血水肿,覆盖有胶状的透明黏液,在皱摺部充血,部分黏膜上皮常混有血液和气泡,恶臭,小肠黏膜充血。直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有时充血。 4 综合防控措施 4.1 科学喂奶,刺激食道沟闭合 犊牛早期喂奶,务必要精细管理。早期建议,用喂奶器或奶壶喂奶,后期,慢慢过渡到盆或桶。开始用盆或桶,建议用食指、中指,伸进犊牛嘴中,充分刺激味觉器官,刺激食道沟完全闭合。自听觉、视觉等多方面,训练犊牛,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刺激犊牛自愿吸奶。而且,确保其在哺乳期,保持特有的兴奋性,刺激食道沟闭合。此外,喂奶和喂水,建议用不同的器具,便于犊牛自觉采食。 |
上一篇:羊霉变饲料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下一篇: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治及预防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