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牛羊业篇 > 文章

2016年奶牛产业技术发展报告

时间:2017-05-30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李胜利 - 小 + 大

矿物质与维生素营养    

Duplessis等发现牛奶中维生素B12的含量和奶牛日粮中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正相关,与日粮中粗蛋白的含量负相关。Corwin等发现,奶牛日粮中添加维生素D3,奶牛所获得的维生素D的量是NRC推荐量的1.5~2.5倍;新生犊牛和只喝常乳但未补饲维生素D3的犊牛都会缺乏维生素D。奶牛日粮中添加维生素E可以降低牛奶中挥发性脂质氧化物(丙醛、己醛等)含量。Pino等发现青年牛饲喂含有非有机矿物质的日粮,增加了粪便的湿度、尿液量和总的排粪量。Osorio等发现围产期奶牛饲喂氨基酸螯合矿物质可以影响真皮组织中与氧化应激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

粗饲料资源利用与评价    

Andrade等比较了玉米青贮、新鲜甘蔗、3种甘蔗青贮对奶牛生产性能和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青贮甘蔗的奶牛干物质消化率、中性洗涤纤维(NDF)消化率显著高于新鲜甘蔗;新鲜甘蔗和甘蔗青贮对产奶量没有影响,可以作为优质粗饲料在奶牛生产中应用。Naderi等[15]发现在热应激条件下用甜菜粕替代奶牛日粮中12%玉米青贮对生产是有益的。Ambo等研究表明稻草和蔬菜废弃物等农副产品可以作为基础原料以青贮的形式替代奶牛日粮中的粗饲料。

奶牛营养与环境    

饲料中添加单宁提取物、补饲牛草、改变青贮饲料补饲时间或种类、降低日粮蛋白和代谢蛋白水平等措施均可减少奶牛氮排放。日粮中添加硝酸盐、亚麻籽、3-NOP以及提高粗饲料品质均可降低奶牛甲烷的排放。缩短瘤胃消化物的滞留时间可减少CH4能量损耗,而增加夏天粪便贮存罐的空置频率可减少粪便贮存过程中甲烷释放量。

3.3  奶牛常见病防控研究进展

奶牛口蹄疫诊断及防控    

口蹄疫属于奶牛高发病率,并有很高的致死率,给各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Bachanek-Bankowska等研发出了口蹄疫病毒(FMDV)血清型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方法能够很好地检测东非A型、O型、SAT 1型、SAT 2型口蹄疫流行株。Gorna等建立了一种用于检测FMDV的TaqMan RT-PCR方法,可快速有效检测FMDV。Biswal等在大肠杆菌表达了FMDV 3A重组蛋白,并以此为抗原建立了3A间接ELISA方法来检测FMDV感染特异性抗体,符合率达到93.62%。Ambagala等建立了针对FMDV 3D基因的可应用于牧场检测的绝缘等温RT-PCR方法,可检测9个拷贝的FMDV cDNA,可靠性为95%。

Schutta以腺病毒为载体构建的A24克鲁塞罗血清型口蹄疫亚单位疫苗AdtA24免疫牛,结果表明AdtA24非佐剂疫苗能够安全有效地提供免疫保护。

奶牛病毒性性腹泻诊断及防控    

2016年的奶牛病毒性腹泻率在巴西、西班牙、土耳其等国的阳性检出率处在较高水平。Losurdo等建立了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可对BVDV-1型(BVDV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2型和新出现的HoBi-like病毒进行检测,最低能检测到10拷贝的病毒RNA。Mahmoodi等利用大肠杆菌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MBP-NS3蛋白,建立了BVDV间接ELISA诊断方法,该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和98.8%。Behera等利用酵母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BVDV E2蛋白,并利用该系统建立了BVDV中和抗体的ELISA检测表达方法,和血清中和实验相比,具有较高的符合率。

奶牛乳房炎诊断及防控    

奶牛养殖业中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奶牛乳房炎是造成牛场常见多发病之一。Martins等通过研究葡萄球菌分离株的生物膜产生和抗微生物抗性,发现这可能是导致病原体在畜群中持久性存在的原因。Belmamoun等通过对250个奶牛场共981个生奶样品进行了加州乳腺炎试验(CMT)来诊断亚临床乳腺炎的存在,结果表明在阿尔及利亚西部消费的生奶中存在多重耐药的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患病率相比更高。Gunther等研究表明乳腺上皮细胞在炎症发生时,细胞因子、化学因子和TLR受体等与免疫相关的基因表达量增加。

奶牛瘤胃酸中毒诊断及防控  

高产奶制品系统需要淀粉含量丰富的饲料,而这极易诱导奶牛瘤胃酸中毒。Garrentt 等总结了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的一些特点,发现瘤胃酸中毒不一定引发产奶量下降等。Malekkhahi等在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期间添加活性干酵母和苹果酸,发现补充活性干酵母(ADY)能够改善奶牛瘤胃的功能。

奶牛酮病诊断及防控    

Holtenius等根据酮病发病时间及体况的特殊型,同时结合血糖含量,将奶牛酮病分成I型与Ⅱ型;Ⅱ型酮病的发病特征为高酮体、高胰岛素、高游离脂肪酸和血糖含量较高或者正常,其发生可能与饲喂过度导致血糖和胰岛素的水平升高有关。奶牛酮病的病因主要有:奶牛产犊后泌乳高峰早于食欲恢复时间;日粮配比不当或供应不足;奶牛干奶期营养过剩,过于肥胖。除以上3种主要因素外,奶牛光照不足,运动量少,碘、钴、磷等微量元素缺乏,维生素A、B12等缺乏,患有子宫炎、乳房炎等疾病以及采食丁酸盐含量较高的饲料等原因都可以引发奶牛酮病。根据奶牛酮病的病因,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补糖、抗酮和对症3方面。

上一篇:提升奶牛养殖效益的发展对策

下一篇:高鸿宾:关于当前奶业发展的几个问题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