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5-30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李胜利 - 小 + 大
就国内鲜奶零售价格而言,据中国价格信息网监测,2016年11月鲜奶零售价格为10.54元/kg,与2015年同期保持一致。从鲜奶零售价月度运行来看,全年基本上保持了相对稳定,这也与全球经济温和通胀、我国当前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的宏观经济形势相一致。 2016年1—10月我国乳品进口量为163万t,同比增长24.4%;进口额为27.9亿美元,同比增长4.6%。其中,干乳制品进口量为109万t,同比增长14.2%,进口额为22.5亿美元,同比下降1.2%;液态奶进口54万t,同比增加52%,进口额为5.5亿美元,同比增加37.7%。 2016年1—10月份,从干乳制品来源来看:①奶粉总进口量为51.6万t,同比增长9.3%。其中,来自新西兰的为43.2万t,占83.8%,其次为美国2.2万t,澳大利亚1.3万t,德国1.1万t。②乳清粉总进口量为41.2万t,同比增长15.3%。其中,进口自美国的为23万t,占55.7%,其次为法国4.5万t,荷兰2.8万t,波兰2.5万t。③奶酪总进口量为7.8万t,同比增长28.8%。其中,进口自新西兰的为4.1万t,占52.8%,其次为澳大利亚1.6万t,美国0.7万t。④奶油总进口量为6.9万t,同比增长23.9%。其中,来自新西兰的为5.9万t,占比86.2%,其次为法国0.4万t,比利时0.2万t。总体而言,我国干乳制品仍主要来源于新西兰和美国,进口集中度依然比较高,这与全球乳品贸易结构相吻合。 从生产角度来看,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上游饲料价格逐步与国际接轨,国内规模化养殖水平会逐步提升,奶牛饲料转化率和原奶品质也将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国内奶业会受到养殖成本、环境承载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仅依赖国内资源仍然难以满足消费需求的增长。从需求角度来看,随着城镇化进程与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乳品消费在总量与结构两个维度都将保持刚性增长,特别是对安全与高端乳制品的需求。由此可见,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国内乳品的产需矛盾都将维持存在。基于这一判断,结合我国相关农产品市场的经验,应当着重布局差异化乳品市场,特别是可以效仿南京“卫岗牛奶”就近布局区域市场的案例将国内乳业的重心转移到鲜奶生产上来。 3 国际奶业产业技术研发进展 3.1 繁殖与育种技术进展 基因组选择技术扩展到更多新性状的实际应用 利用基因组选择技术针对难以大群测定的重要性状进行基因组预测是近年奶牛育种技术的研究重点,目前焦点关注奶牛不同生命阶段的饲料转化效率及相关性状。此外,各国选育体系中逐步增加功能性状作为定制个体选育目标的信息,例如蹄病、临床乳房炎等性状评估结果都可以被奶农参考。近几年,美国的总性能指数(TPI)中就加入了饲料效率这一难度量性状,大大改变了奶牛的养殖效率。目前,美国使用的TPI指数公式进行了一些调整:新的TPI指数增加了饲料效率(FE)性状;修改了繁殖性状指标,除考虑公牛女儿的配种受胎率外,还增加了公牛本身的配种受胎率指标(包括与青年母牛和经产母牛的配种效果)。目前,基因组选择技术更多应用于新的选择性状,特别是一些难度量、表现晚的性状,如繁殖性状、长寿性、抗热应激、乳房炎、肢蹄病、牛奶品质、饲料效率、甲烷排放量等。 基因组选择技术使青年公牛冻精的使用比例不断增加,大大缩短了时代间隔 基因组选择技术显著提高了后备公牛的选择强度和青年公牛冷冻精液的使用比例。使用更年轻的父母,包括未经后裔测定的基因组验证青年公牛,以及基因组验证的青年母牛和年轻成年母牛,大大缩短世代间隔,加快遗传进展速度。2016年在美国的4个主要乳用品种(荷斯坦牛、娟姗牛、爱尔夏牛和瑞士褐牛)中,青年公牛的冻精使用比例均超过了60%,较传统奶牛遗传改良技术发生很大的变化。 目前,基因组选择技术从主要针对种公牛进行评价发展到用于选择种子母牛(公牛母亲牛)、选择供体母牛(用于生产胚胎)、更多遗传缺陷检测(单倍型检测),选配更加合理,降低近交程度。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跃,多技术交叉整合推动原有技术的发展,Thomasen将繁殖技术与全基因组选择结合应用于奶牛育种,大大提高了年度遗传增益。 胚胎工程技术进展 幼龄家畜体外胚胎生产技术(Multiple Ovulation Embryo Transfer,MOET)原理是将幼畜超数排卵与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的体外受精、胚胎的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集合而成的生物高技术繁殖体系,可以极大程度缩短世代间隔,为胚胎生产和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源。Jaton使青年牛和成年牛超排,使用体内或者体外受精技术产生胚胎数并评估其遗传参数,结果发现通过超排供体产生的胚胎数量不受技术(无论在体内或体外受精)或状态(青年牛或成母牛)影响。 3.2 饲料与营养技术进展 碳水化合物营养 研究证实,动物消化道微生物与动物的营养物质消化、机体代谢、免疫和行为等密切相关,为奶牛碳水化合物营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Solomon等研究发现瘤胃微生物表达酶的种类和丰度均具有可调节性。Shabat等发现奶牛瘤胃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能力受瘤胃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并且消化率与微生物的丰富度呈负相关。 蛋白质与氨基酸营养 Nichols等研究发现,泌乳奶牛日粮中添加必需氨基酸显著提高了产奶量、乳蛋白和乳脂产量,在此基础上添加葡萄糖可加速体内外循环支链氨基酸的代谢。Osorio等发现,在围产期奶牛日粮中添加过瘤胃甲硫氨酸,脂代谢和免疫功能均提高,进而改善了奶牛围产期的健康状况。给奶牛饲喂过瘤胃可降解缬氨酸可提高奶产量。 脂肪营养 围产期奶牛添加大豆油或氢化棕榈油能够提高瘤胃普雷沃菌属的定殖量,且定殖取决于日粮油脂的饱和度;围产期奶牛饲喂亚麻酸和亚油酸可以提高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Garcia等研究表明,犊牛血浆和肝脏中脂肪酸的组成与其代乳料中脂肪酸的种类有关。Schiavon等报道,在低蛋白日粮中添加包被共轭亚油酸(CLA)可明显降低多种脂肪酸的产量,尤其影响短链脂肪酸的合成;Hanschke等发现在饲喂硬脂酸饲粮的基础上,添加液体包被CLA对产后泌乳奶牛的脂质过氧化具有很好的效果。 |
上一篇:提升奶牛养殖效益的发展对策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