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成绩分析 考试科目。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分基础、预防、临床和综合4个科目。兽医全科类考试包括:兽医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动物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学、兽医公共卫生学、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与手术学、兽医产科学、 中兽医学和兽医法律法规等 16门学科,涉及猪、牛、羊、马、禽、犬、猫、兔、貂、蜂、蚕等 11 种动物。水生动物类考试则包括:兽医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水生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水生动物生理学、水生动物免疫学、水生动物病原生物学、水生动物公共卫生学、水产药物学、水生动物病理学、水生动物疾病学、水产养殖生态学、饲料与营养学等12门学科。考试题型多样,侧重通过病例型试题,综合考查考生对各学科知识的灵活运用和临床鉴别诊断能力。 历年考试成绩情况。以2015年为例:在不同职业考生中,来自科研教育、诊疗机构的考生和学生考生整体得分较高,各职业考生平均分由高到低分别为:科研教育机构考生196.44分、学生考生191.2分、诊疗机构考生190.36分、兽药生产经营机构考生184.01分、其他类考生177.84分、动物饲养场考生176.33分、兽医工作机构考生175.69分。不同学历考生中,各学历考生平均分由高到低分别为:博士研究生学历考生213.25分,硕士研究生学历考生199.46分,本科学历考生191.98分,其他学历考生184.86分,大专学历考生177.30分。各年考试及格线和合格率见图1。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初步效果 促进了兽医高等教育改革。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统一命题和统一考试,为我国兽医教育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有利于消除学校差异、地区差异,极大地促进了兽医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随着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开展,对动物医学教育和教学实践的影响日益增大,并逐渐成为衡量兽医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在这种影响下,很多高等院校已经开始尝试进行兽医教育模式的改革,从培养合格执业兽医师的角度,设计安排教学活动,将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贯穿其中,增加实验课时,提高临床实践要求。不少院校还将兽医专业由四年制延长为五年制,最后一年全部用于临床实习,安排学生进入动物医院和养殖一线进行锻炼,力求将兽医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努力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并重。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开展已经潜移默化地引导我国兽医教育发生了变革。 提升了我国兽医队伍的整体能力。执业兽医资格考试的开展不仅对动物诊疗行业的从业人员提出了基本的资格标准,更对整个兽医队伍的素质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通过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兽医资格已经成为兽医从业人员能力水平达标的重要指标。在参加考试的人员中,动物诊疗机构、养殖场和兽医/水产管理部门的人员占了近60%。这些接受过兽医相关专业正规教育、通过考试获得资格的执业兽医师已经逐渐成为动物诊疗的主力军、为畜禽健康养殖保驾护航的专家和协助政府部门进行决策的技术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