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农牧达人 > 草根达人 > 文章

毕腊英:一家人养猪助学30年的伟大养猪人

时间:2017-01-10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毕腊英:女承父业 一家人养猪助学30年
  12月13日中午,在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后,毕腊英从北京回到高平。“我没有贵重的首饰、服装,高档家电也没一件,”毕腊英说,“我只有一大箱子荣誉证书、奖章和奖杯,但是我觉得自己活得值。”
  设立“教育奖励基金”
  提起自己所做的事情,毕腊英说,她忘不了去世24年的父亲毕生才。
  1986年,高平伯方村出了件新鲜事。村里靠养猪富裕起来的“万元户”毕生才,将原本打算买彩电的2000元送给晋城市郊区(现泽州县)鲁村一名贫困家庭的大学生。
  原来,这名女生考上徐州师大,家里却为凑不够学费发愁。得知此事的毕生才,骑了七八十里自行车,将钱送到这名大学生手中,并承诺要资助她念完大学。
  “当时看到父亲送钱后那高兴的样子,我以为给我买回新衣服呢!”毕腊英是家中的独生女,平时与父亲一起磨粉养猪,“父亲从小就没文化,当时我真的闹不清他为何要资助他人。”
  资助这名女生读完大学后,毕生才又用养猪赚的钱,资助了另外5名贫困大学生。毕生才的善举得到乡亲们称赞,他不仅当上了省劳模,还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没想到的是,祸从天降。1992年2月,毕生才在去谈助学的路上遭遇车祸不幸离世。
  “父亲生前靠养猪为生,从开始十几头一直养到近百头。辛勤养猪数年后,成了当时的‘万元户’。富裕后,父亲不是拆土墙建新房,配置时尚电器、豪华家具,而是倾其所有,成了高平捐资助教第一人。”毕腊英说,从1986年至1992年,父亲无偿资助了25名贫困大学生,父辈的善德善举深深烙在她的心里。
  1992年5月,毕腊英前往太原,用父亲9000元积蓄和自己卖猪的收入共11250元,在当时的山西经济管理学院设立“毕生才教育奖励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随后,她又将父亲遇难的补偿费1万元捐给村里学校;1992年9月,“毕腊英教育奖励基金”在高平设立;1997年春节刚过,在晋城市妇联扶贫助学的活动中,她与8名失学儿童结成对子,帮助他们完成学业;2003年,在市妇联“护苗成才”的活动中,她资助了10名失学儿童;2007年,她为“毕腊英教育奖励基金”注资1.6万元;2009年,她在寺庄中学设立“助学基金”,每年帮助8名学生;2013年、2014年,她两次为“毕腊英教育奖励基金”注资1.3万元,并在暑期资助了本村一名单亲家庭的大学女孩……
  30年来,毕腊英一家累计为教育事业捐资30余万元,受奖励的三好学生和资助过的贫困学生有800余人,受奖励的优秀教师有680人。
  2007年暑假,当年因毕生才资助上大学的晋城市泽州县鲁村女大学生,领着13岁的孩子来高平看毕腊英。这名大学生已在南京当了十几年教师。
  “帮这些娃娃就是帮我们自己”
  毕腊英生于1963年。“我们家是一个四代同堂的大家庭。我与丈夫赵义贵结婚后,生有两个女儿。”毕腊英说,一大家子从来没有分过家,共同劳动,共同生活。“没有文化就是睁眼瞎,走到哪里都吃不开,娃娃们的成长和种庄稼一样,耽搁一时就会耽搁一世,现在我们靠党的好政策挣了一点钱,帮一帮这些娃娃也就是帮我们国家、帮我们自己,国好了家才能好。”父亲当时说的话,毕腊英依然记忆犹新。“父亲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啊!”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父亲想申诉,但是没文化写不了状纸,别人又不敢帮忙。“设立‘毕生才教育奖励基金’,如果没有家人的支持,当时是不可能做到的。我就这样接过了父亲从事的公益事业。”从此,毕腊英一家人每天都忙着养猪,磨粉、过滤、沉淀、烘干、浸泡、搓粉、喂猪、出圈……然后再把辛苦挣来的一部分钱,资助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毕生才离世后不久,毕腊英的叔叔、婶婶相继身患胃癌、乳腺癌。堂弟还小,在叔婶住院期间,毕腊英日夜守候在病床前喂汤、喂药、端屎倒尿。看着她的举动,同病房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叔叔、婶婶去世后,照顾堂弟的责任落在毕腊英的肩上。1997年,她为堂弟操办了婚事,也算是有所交代。

上一篇:阎克敏:乡村的好兽医 农民的贴心人

下一篇:村支书“代养蛋鸡” 贫困户轻松“摘帽”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