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集约化养猪的发展,不良的生产环境已成为制约目前养猪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商品猪育肥生产过程中,重品种、重饲料、重饲喂方式以及重防病,而轻环境因素影响的现象十分突出。其实环境对疾病流行、猪只生长、生产水平等有重要影响,环境问题应得到高度重视。 1、整舍调控与局部调控 现行的猪舍环境调控思路无论是温度、湿度、供暖,通风排污,均着眼于整栋猪舍空间。而猪所在位置只是在猪床面以上 1 m 左右的空间,整栋整舍调控势必造成设施投资和能源加大。 冬季通风是以排除污浊空气和多余的水气,而夏季通风量多达冬季的3~5倍,只是为保障足够的风速(0.7~1m/s)以促进猪体蒸发散热,高于猪体所在位置的风速毫无意义,供暖降温也是如此。 在猪舍内设置有管道的正压通风,风管尽可能低一些,设在猪栏上方,每个猪栏上方开数个出风口,将新鲜的有一定风速的气流送到猪体周围,需要时可对空气进行加热、降温,过滤,消毒等处理,即可实现局部温度、湿度、风速的调控,又可节省能源消耗和设备投资,必要时候还可采取空气过滤、消毒等防疫措施。 2、舍内环境因素单项调控和综合调控 目前,国内外猪舍环境调控基本上是温度、湿度、风、光不同环境因素采用不同设备分别调控供暖采用火炉、暖气,通风采用正压或负压,降温采用湿帘等,由于诸因素不仅相互制约,它们对猪的影响是综合的,分别调控不仅设备复杂,而且往往造成矛盾。 冬天,为保障猪舍内空气卫生,必须通风,而通风则造成舍温下降,造成供暖与通风的矛盾。 夏季,采用湿帘或喷雾降温,而降温效果又受空气湿度的制约。空气湿度越大,降温效果越差,达饱和时则起不到降温的效果,即使能取得3℃~5℃的降温效果,但在降温的同时也同时加大了舍内的湿度,从而阻碍了猪体蒸发散热,降温效果部分或全部抵消,形成降温和排湿的矛盾等等。 目前采用的负压通风,冬季进风端的猪总是遭受低温气流的侵袭,而出风端的猪则处在污浊的空气中,在夏季由于纵向通风必须关闭窗口,由经计算确定的进风口进风,故不能实现机械通风与自然通风的结合。 我们主张由管道正压机械通风,可对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调控,较好地解决这些矛盾。 3、其它因素的环境控制 3.1营养环境控制 3.1.1 合理利用饲料添加剂 当动物肠道内大肠杆菌等有害菌活动增强时,会导致蛋白质转化为氨、胺和其他有害物质,而合理利用饲料添加剂如酶制剂、酸化剂、益生素等,可减少氨和其他腐败物的过多生成,降低肠内容物,粪便中氨的含量,使肠道内容物中的甲酚、粪臭素等含量减少,从而减少粪便的臭气。另外,在饲料中添加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均能减少动物的氨气排放量,净化猪舍内空气,降低粪尿中氮的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1.2 配制氨基酸平衡日粮,实行阶段饲养 根据动物不同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随着畜禽体重的增加,维持需要减少,脂肪组织液积增加,这样所需日粮的营养浓度逐步降低。将猪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每降低1%,氮的排出量则减少8.4%。如将粗蛋白含量从18%降到15%,即可将氮的排出量降低25%,而粪便污染的恶臭主要由蛋白质腐败所产生,因此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合理地配制饲料,不但可以节省蛋白质资源,也是从根本上改善猪舍环境的重要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