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不断的抱怨:猪越来越难养,鸡越来越难养,疾病越来越多!总之,整个养殖行业的形势越来越不容乐观。但是,我们的养殖人员有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为什么越来越难养呢?动物又为什么会得病呢?答案肯定五花八门:细菌抗药性增加、疫情增多、病原微生物变异等等。 但是,造成这一系列后果的因素又是什么呢?――环境失衡!这里的环境可以说有两个层面上的意思,一个是宏观的环境,即养殖所处的环境。另一个是微观环境,即动物本身的内环境。动物和环境的关系是什么?动物和环境总是处于不断的物质能量交换中,这种不断的物质能量交换形式,不仅维持了畜禽机体的生理平衡,还同时推动着整个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进化与发展,形成环境与畜禽机体之间的动态平衡。当环境中的某种不利因素发生急剧变化,超出畜禽机体的正常生理调节范围时,生态平衡就会被破坏,临床上呈现出病理状态,这就是通常说的畜禽发生疾病。所以,只要我们把环境养好,动物又何愁养不好呢? 整个养殖业所存在的大环境已经被严重破坏――病原微生物肆虐、重金属污染、细菌抗药性不断增强,同时,动物本身的内环境也已承受着太多的压力――抗生素的刺激、重金属的刺激、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失衡等等这些因素都使得动物本身处于一个严重的亚健康状态,表面上看似健康的动物,实际上却隐藏着严重的危机。所以,在这种内外环境严重失衡的状态下,动物得病,动物难养就再正常不过了。 那么,有没有办法把这种失衡的环境重新平衡呢?答案是肯定的,首先,对于养殖所处的内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的消毒模式。为什么这么说,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人热衷于消毒,几乎天天将棚舍消一遍毒,但效果如何呢?当疫情有一次爆发的时候,我们却发现这样的养殖户损失更为惨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种传统的消毒模式,针对的是环境中所有的微生物,是不加选择的消灭,是对环境的净化,也是对环境平衡的破坏。那应该怎么办呢?――环境生物消毒。既然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和有益微生物是同时存在的,当两者处于一个有益微生物占优势的特定环境时,这个环境就是健康的,就是平衡的。 反之,当病原微生物数量占据优势时,这种平衡就被打破了。这种时候,就需要我们去修复这种失衡的环境,怎么办?那就是把减少的有益菌重新补充到这个环境中去,这就是生物消毒!也就是对环境的生物修复!动物内环境的修复也是同样的道理,最简单的例子,饲用抗生素的添加就是在不断的破坏这种内环境的平衡。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目的就是去修复这种平衡。 所以,以前那种对待环境以暴制暴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行了,再不改变传统观念,环境破坏给我们带来的后果将无法设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