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鼎,中共党员,高级兽医师,自1953年开始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临河区狼山县兽医站从事畜牧兽医工作,探索兽医综合办站。经过二十几年辛勤工作,全乡的绵羊全部实现了改良。1992年,在清水河县畜牧局退休,但武汉鼎同志退休不退岗,心怀农村,心恋农业,心系老百姓,继续深入农村和农业生产一线,坚持义务科技扶贫和自费扶贫。他与农民群众融为一体,充分发挥所学之长,为农民群众服务,以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意志艰苦奋斗、扎根基层,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将人生晚年的余辉撒向广袤的清水河大地,用辛勤、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奉献之歌。 呕心沥血,开展科技扶贫服务 武汉鼎同志退休后的20多年里,先后在全县的5个乡镇、15个行政村、30多个自然村开展科技扶贫服务,自己出资20多万元。在基层一线推广农牧实用技术25项,推广了农业抗旱优良品种及牲畜优良品种和牧草优良品种35个,使当地12000多人越过温饱线,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与此同时,还帮扶特困家庭、残疾人等50多户,资助农村贫困失学儿童54名。为此,他被当地的老百姓称为:农民脱贫致富的贴心人。 在他的技术指导下,城关镇暖水湾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7年的113元增加到2008年的6200元。在此期间,他不断学习党的农村政策,抓住发展农村经济、坚持科学发展这个硬道理,动员农民调整种植养殖结构,使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加200元以上,从2000年以后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在3000元以上。在他的带领下,暖水湾村走上了生态、经济、文明的小康之路,村里接通了电,全村整体从过去旧村的土窑洞搬迁到新建的石窑洞。 狠抓党建,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武汉鼎积极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特别是在大阳坪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扶贫的这些年来,变通形式,使党建成果真正让农民体会到。2005年深入基层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5个行政村支部聘请他担任基层党建义务指导员,他自费购买党章128本,帮助32名先进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他和大阳坪村种养专业合作社组成的“2+1”基层党组织,多次开展了市、县、乡、村四级联创活动。 2009年,呼和浩特市委开展了“学习武汉鼎,党员下基层”活动,这期间他先后在市、县、乡、村和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多个单位做先进事迹体会报告35场次,同年三月份中央各大新闻媒体和自治区各新闻媒体报道了他扎根山区、坚持走群众路线、为农民服务的先进事迹,他将肩上的压力变为服务农村的动力,立志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 关心下一代,提升农民文化意识 武汉鼎作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引路人和校外思想政治辅导员,带领大学生先后在10个自然村开展“三下乡”科技扶贫活动,20年来共接待50多位专家教授、670多名大学生。他们每到一个村里,结合村里实际,发挥学生优势,以农村五好(好家庭、好妯娌、好弟兄、好邻居、好村庄)为内容,自编、自导、自演95场次文艺活动,同时在大学内开展捐衣捐物活动,给915户农民捐送衣物2.8万多件。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队的支农、支教影响下,这些村由过去的大学生空白村,变成了现在的大学生村,累计有225人考上大学,仅大阳坪村就培养出35名大学生。 武汉鼎凭着对事业的执著之心和对下一代深切关爱之情,和“五老“同志们采取了“蹲守、跟踪、突袭”等战术方法,不定期地、不分昼夜地出没在街头巷尾和网吧内外,给那些不负责任的经营者和自制力较差的孩子们带来威严的警示和善意的规劝,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2013年,得知第二中学上课缺少电脑,他积极主动争取农大理学院帮助提供电脑30台。2014年,武汉鼎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连续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十年以上,成绩显著”先进个人。 回顾奋斗历程,他始终牢记毛泽东主席的两句话,“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人总得有点儿精神”。荣誉只属于过去,任何时刻都必须从零开始,这就是他的人生信条,他始终坚持“两个务必”的精神,把共产党员比作种子,农村比作土地,党员这粒种子只有深入到农村这块土地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他的专业是农业,服务对象是农民,他的人生舞台在农村。作为一个讲诚信,办实事的共产党员,他深刻意识到只有深入基层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真正体现出人生价值,才能真正无愧于党和人民,才能更好地服务“三农”。 武汉鼎同志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性,只有永远保持这样的理想信念,才能使我们的党更加先进,永葆青春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