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蛋鸡生产环境控制技术进展 3.1养鸡生产的环境控制技术 在蛋鸡舍的环境控制方面,国外已经实现了精细化的凋控。从环境问题入手可归纳成三类:一类是光环境调控技术;一类是温度环境调控技术;一类是粉尘等舍内空气质量控制技术。传统的养鸡环境调控技术主要包括对光环境、空气环境和水环境的调控。广义的环境因素包括饲养方式等福利环境,笼具设施等空间环境,饲养密度等群体环境。 3.2光环境的调控 光环境国内普遍采用节能灯模式。最近LED光源也在不断地采用,很多鸡场在采用一些新的节能方式,一是从光源上,另外更重要的是从光照时间的调控上,现在新的光源也从光的不同颜色上做一些研究。光照后期普遍采用16 h光照制度,最近的研究表明,间歇光照可能比采用16 h的光照效果会更好。例如,对北京油鸡的试验结果表明,间歇光照组的鸡在产蛋率、饲料转化率等几个主要方面都是比较好的。间歇光照省了几个小时,反而效果更好,相当于鸡中间休息一会儿时间,对饲料消化反而是有帮助的。 油鸡的产蛋时间主要集中在8:00~14:00之间。开灯时间对产蛋时间有一定影响,随着开灯时间的延后,产蛋时间也相应推迟,但凌晨提前开灯,产蛋时间并没有提前。光照时间越短,产蛋时间相对越集中,所以我们现在也在摸索怎么样让产蛋鸡比较好地集中到什么时间来产蛋,对我们管理更合适。 3.3鸡舍空气环境的调控 温度控制这一块问题还是比较大的,养殖业过去关注夏天高温怎么降温,冬天温度低了怎么保温比较多,实际上春秋季节问题很大。因为我国属于欧亚板块大陆性季风气候,防病最关键的时候是春秋季节传染病比较厉害的时候。这跟温度波动大有很大关系。国外的鸡舍现在从建筑上来保证舍内温度波动不超过2℃,高产品种鸡就不会得病,因为环境条件可以保证,我们国家鸡舍温度波幅一般都很大。鸡舍建筑设计跟不上,有害气体,粉尘浓度都很高。即便夏天南方地区相对高湿可能好一点,现在普遍采用湿帘降温的制度。在北方地区黄河以北一带,夏天温度高到28℃风机全部打开了,到超过30℃的时候把水泵再打开来降温。打开水泵的时候通过湿帘可以使舍内温度降6℃~7℃,在这种温度波动下,很多场发现湿帘附近的鸡很容易感冒。那么,应该怎样调控舍内温度?现在一般采用间歇式的调控方式,即开一会儿水泵停一会儿,而不是等水帘全部湿了以后才开水泵。 3.4鸡舍通风设备及其效能关系 从通风系统来说,现在鸡场基本采用大型农用风机。国外用于畜禽舍通风风机一般都用外边带一个风罩,带一个帽子出来,我们用国际标准界大型风机通风设备性能检测系统来测,它的通风效率至少提高15%以上,也就是说每一栋舍风机至少可以减少安装15%,所以从省电的角度这种改造会有一定的好处。 3.5 空气环境净化与高效消毒技术研发 从粉尘的控制、生物安全角度大部分场都在采取舍内喷雾消毒模式。消毒剂研发一般都是根据细菌病变,针对某一种细菌对应的一种使用方法,用一段时间以后细菌会产生耐药性,所以用不同消毒剂交替使用的方式很麻烦。现在开发了一种新型微酸性电解水高效消毒工艺与设备。以自来水为主要原料,加稀盐酸电解使用,设备制造和生产运行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新型微酸性电解水高效、广谱、杀菌效果稳定。微电解制备的杀菌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几乎完全以具有极强杀菌效果的次氯酸分子存在,其杀菌能力是次氯酸钠的80倍左右。使用安全、方便,绿色、环保。电解后不需要进行任何调整就可以直接使用,消毒剂性质稳定,且杀菌后还原为普通水,无任何残留和污染,属于绿色环保杀菌消毒剂。 4,我国现代蛋鸡场建设的思考 4.1 传统集约化养殖模式受到挑战 传统的集约化养殖工艺以工业化生产为前提,注重生产效率多,考虑动物行为需求少。这就造成动物自身体质和抵抗力不断下降,对种畜禽的健康养殖重视不够,多看重受精率、孵化率,不太注意下一代的活力。现代畜禽品种选育多注重高生产性能,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弱,对环境控制技术要求高。 4.2我国自然气候条件的制约 我国的气候条件大多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春秋换季气温变幅大,极端气候条件频繁}H现。鸡舍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考虑不够,环境调控能力有限。 4.3其他因素的影响 能源制约和气候变化对畜禽生产的节能减排技术提小新的要求。对畜产品健康和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药残的控制将愈加严格。畜禽产业进入转型发展期,亟需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畜禽产业发展模式,发展配套的工程支撑技术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