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疫病防控 > 预警预报 > 文章

我国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工作发展现状

时间:2016-05-13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杜建 - 小 + 大

        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预警是动物疫病防控的基础性工作,是控制和根除动物疫病的主要技术手段,构建有效的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机制是我国动物疫病防控中长期战略规划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动物疫病监测与预警工作进一步加强,各项监测工作规范、有序、科学的开展,为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形势的分析评估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疫病监测工作法制化和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家动物疫病测报体系管理规范(试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疫情报告管理办法》以及农业部每年下发的《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等使我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监测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证,整个监测工作越来越规范。
        二、疫病测报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疫情测报网络体系是实施动物疫情监测的硬件基础,包括疫病监测工作体系和信息报送体系。目前,国家已建成了动物疫病监测体系,包括:中央、省、市、县四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450个动物疫情测报站、146个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及国家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和相关国家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在内的技术支撑单位。建立形成了乡-县-市- 省- 国家五级动物疫情逐级电子网络报告系统和动物疫情测报站、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与国家中心之间的监测信息电子网络直报系统。
        三、监测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目前,农业部每年年初都要下发当年的《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对全国的重要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监测进行统一安排,提出监测要求,初步建立了按月度开展定期监测与在春秋两季实施集中免疫后集中重点监测相结合,常规监测与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监测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针对我国对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的政策,实行免疫抗体监测与病原监测相结合的监测方式。
        四、基础设施建设得以加强
  根据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的需要,国家加大了兽医实验室和监测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列入《全国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中,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测报站的设备与装备条件。省级实验室着眼于预警分析和技术研究,建成集疫情监测预警、重大动物疫病诊断和技术培训为一体的技术平台;市级实验室着眼于疫情监测,建成集免疫效果评估和诊断技术推广为一体的技术平台;县级实验室及测报站着眼于免疫效果监测能力建设,建成紧密联系广大养殖场户和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者的服务阵地。
        五、监测技术水平逐步提高
  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大各种监测的培训与应用,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目前的监测工作已从单一的抗体监测技术提升到能采用多种技术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一是运用血清学方法开展免疫效果评估监测,指导养殖场(户)进行科学免疫;二是运用病原学方法开展病原学监测,了解掌握本区域疫病病原分布和动物疫情流行趋势;三是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初步开展疫病病原的分子流行病学跟踪监测与分析。
        六、监测覆盖面更加广泛
  一是监测病种多。确定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八种重点监测的动物疫病;布鲁氏菌病、结核病等5 种净化监测的动物疫病;伪狂犬病、猪链球菌病等一般监测的动物疫病。二是监测对象广。确定的监测对象主要包括猪、牛、羊、马、鸡、鸭、鹅等多种家畜家禽以及经济动物、宠物、观赏与演艺动物和部分野生动物。三是监测网点全。监测站点或网点涉及种畜禽场、规模饲养场、养殖小区、屠宰场、交易市场和野生动物栖息点等。四是监测数量大。按照《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要求,全国疫病监测样品量逐年增加,每年血清样品量达到几百万份,病原学样品量达到几十万份。
        七、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机制逐步完善
  农业部每年对全国的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进行统一安排,确定在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情况下开展紧急流行病调查,在重点地区设置流行病学调查点开展主要动物疫病的定点、持续监视,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中遇到的特定问题开展专项流行病学调查,为全国重大动物疫病风险分析和预警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上一篇:2016年4月份猪病检测分析与总结

下一篇:我国动物疫病监测预警机制发展构想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