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对食品安全、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等都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发生的禽流感、猪链球菌病、口蹄疫等动物疫病让我们认识到我国动物的疫病的严重性和感受了动物疫病的影响力。加强我国动物重大疫病预警体系的建设是摆在我们的政府和科技工作者面前的十分紧急和重要的任务。我国奶牛的疫病情况也存在现实的和潜在的巨大隐患,我们有必要认识奶牛疫病的现状,加强奶牛重大疫病预警体系建设,以确保我国奶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1 加强奶牛重大疫病预警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奶业已成为我国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近5年的发展速度相当于1999年前的50年,2004年底我国存栏奶牛达1063万头。奶牛存栏量的大幅度提高,伴随着奶牛的大量进口及国内流通,给奶牛疫病防治带来巨大压力。同时,奶牛饲养格局的转变也给奶牛疫病的防治提出了新的挑战。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奶牛数量还较少,主要集中在大城市郊区的国营奶牛场。近年来我国奶牛饲养出现了多种饲养模式和管理方式,90%的奶牛分散于上百万农户。许多养牛者缺乏养牛知识与经验,不知道怎样防病,也缺乏相应的兽医服务。 我国奶牛检疫防疫制度执行不到位,人为地促进了疫病的蔓延。我国兽医服务体系与奶牛疫病防治体系没有得到与奶业相应的高速发展,因缺乏有力的病牛扑杀补偿机制及奶牛流通的监管,动物防疫法不能有效执行,很多地方出现将检疫阳性病牛转卖的情况,加剧了传染病的流行。近年来牛结核病、牛布氏杆菌病的发病率在多省都有较快上升,甚至出现爆发疫情。 我国奶牛疫病流行严重威胁着奶业的可持续发展。据估计我国奶牛业每年因传染病造成的奶牛死亡率达3%~5%,直接经济损失达90~150亿元。因奶牛乳房炎等经济性疾病导致产奶量下降和奶制品质量降低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达60~80亿元,而人畜共患病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和对消费者信心的打击所带来的损失则不可估量。 动物疫病(包括奶牛疫病)对食品安全、国际贸易、经济增长等都有重要影响。牛结核病和牛布氏杆菌病威胁奶牛和人类健康,长久以来被列入各国动物疫病根除计划,动物的健康状态是其国际贸易的前提;口蹄疫或疯牛病的爆发可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畜牧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动物疫病也可能作为生物恐怖组织和经济间谍的武器,疫病控制也是武器控制的内容之一。同时,随着全球范围内贸易、旅游和其他途径的人员及物质交流的加剧,包括我国在内的众多国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外来动物疫病传入危险,以奶牛业尤为典型,如我国近年来每年从国外引进上10万头奶牛,我国奶牛业发展所需的冻精和胚胎也主要来自国外。 种种因素表明,当前我国奶牛疫病控制面临严峻的形势。针对这样的现状,研究并采取科学、有效的奶牛疫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是当前控制奶牛重大疫病工作中的重点,其中监测和预警是所有控制措施的基础,而疫病监测又是对疫情实施预警的前提。 疫病监测是对被监视群体中的健康状况实施长期、持续、实时的监视,以发现异常的疫病流行趋势,进而在最早的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阻止疫情扩散,防止新病例出现。通过监测可以发现新病和新出现疫病;监视地方性疾病及其变化、范围、流行趋势;识别促使疫病发生各种危险因素;对疫病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以及建立疫情情报信息体系,负责对数据的搜集、处理和分析。 面对严峻的动物疫病控制形势,世界各国和一些国际组织对监测和预警的价值和重要有了充分的认识,已经有大量的疫病监测和预警系统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对疫病的控制和扑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由FAO发起的全球牛瘟扑灭计划(GREP)是建立在科学的监测系统的基础之上,通过近10年的工作,使全球的牛瘟得到了有效控制。另外还有WHO建立的全球流感监测系统、非洲疟疾监测和预警系统、美国CDC建立的流感、西尼罗河热、莱姆病等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和巴基斯坦的疟疾预警系统等。这些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共同特点是:有完整的监测体系、有快捷的信息传输途径、有科学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和科学、快捷的决策机制。 针对我国严峻的奶牛疫病控制形势,我国必须加强对奶牛重大疫病监测和预警价值和重要性的认识,完善奶牛重大疫病的监测和预警系统。 2 奶牛重大疫病预警体系建设的目标和要求 为了实现疫情预警的目的,有效运作的疫情监测系统必须满足预警的以下四个基本要求: 2.1 监测系统必须能够在被监测的对象群体中发现最微小的健康状态方面的变化 主要指在一年或一个地区中,发现任何的疾病病例,以及发现疫病流行中的异常趋势。因此,监测系统的敏感性有利于早期发现潜在的疫病病例事件。早发现在疫病控制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早发现,在疫情发生的最初时间内启动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同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或控制措施,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2.2 需要获得相当长的时间内的动物健康信息以建立用来评价动物疫病流行模式“正常”或“异常”的基础疫情状态信息 这些疫情状态的信息可以被用来评估给定时间内被监视群体内的疫病流行状况。通过将当前疫情同这些基础疫情信息进行比较以发现当前的疫情状态。一种疫病的基础疫情状态信息应该建立该类疾病的发生频率、病例分布的季节性规律、疫病发生的周期和疫病的空间分布。建立准确的基础疫情信息数据是评价疫情流行模式的关键,也是疫情早发现的前提条件。 2.3 监测系统对被监视群体的健康状态的监视应该是一个近于实时的、基于持续工作的过程 许多病原微生物在感染过程中,从易感动物的暴露到出现临床症状经历的时间非常短,而且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后,就无法治疗。因此,从暴露到出现临床症状这个短暂的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的时间就更短。为能进行快速反应,监测系统必须在动态的情况下对动物健康信息的变化进行监视。为能实现早期反应,监测系统还必须具有对各种疫情信息进行实时搜集、整理和分析的能力。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发展为监测系统完成该功能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