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肉鸡市场持续低迷,国庆节前虽出现小幅回升,但目前主产区肉毛鸡收购价格大多在每公斤6元以下,与往年同期相比仍有较大的跌幅。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近期肉鸡价格虽然出现小幅回升,但受消费平淡影响,其节日需求拉动作用有限,后市受多重因素影响,市场价格很可能在低位震荡。 节前采购高峰行情低位震荡 9月份以来,随着天气渐凉进入季节性消费旺季,并有高校开学消费需求作支撑,加之中秋、国庆双节的集中采购叠加效应,肉鸡市场本应出现购销两旺的局面,但目前的肉鸡行情却与生猪市场继续呈现背离走势,虽处于消费高峰时期,但市场整体表现依然保持跌宕态势。 事实上,去年以来的肉鸡行情就一直呈现大起大落的走势。而肉毛鸡市场不振也引发了肉苗鸡补栏意愿冷淡,价格大幅跳水,相关企业的利润也因此大幅下滑。而进入8月后,由于恶劣天气影响到肉鸡销售,造成肉鸡出栏困难,使肉鸡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上涨。 近期监测信息显示,虽然当前逐渐进入消费旺季,但市场行情仍然低迷不振。9月末为规避双节出栏,肉鸡出栏量暂时下降,支撑毛鸡价格回升,9月30日肉鸡主产区毛鸡价重回6元,均价达到6.07元/公斤,其中最高价为辽宁地区6.54元/公斤,最低价为河南与江苏地区5.9元/公斤。由于毛鸡价格过低,市场恐慌,养殖户补栏意愿弱,目前肉鸡苗价格多已触底,均价为0.55元/羽。而受屠宰场鸡肉产品走货缓慢,库存压力加大,售价持续下降拖累,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肉毛鸡价格大幅上涨空间有限。 产能依然过剩市场供大于求 近年来,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非常迅速,但快速的发展并没有带来行业的繁荣。相反地,由于市场信息、消费状况、生产能力不透明。造成种禽企业盲目投资引种扩张,养殖场户趋之若鹜,过度的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产销失衡,市场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2009年以来,我国祖代种鸡进口量持续大幅增长,但近年来中国肉禽业频繁遭遇不测。2013年以来,“速成鸡”、“H7N9禽流感”、“福喜肉”等接连发生的负面事件,给肉禽业带来了严重冲击,导致消费信心缺失,市场行情疲软,种禽苗禽滞销,许多种禽厂、屠宰厂亏损,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甚至倒闭,整个产业面临危机。 面对这种新情况,2014年调整产业结构成为业界的共识,缩减种鸡数量成为必然。据了解,包括益生股份在内的国内祖代鸡14家企业,签署了《2014年祖代鸡引种配额协定》。2014年3月18日,白羽肉鸡联盟达成共识,从4月1日起,祖代种鸡满50周(科宝52周)必须淘汰,逐步减少总量的20%,但2013年祖代鸡的庞大数量,仍将直接影响到2014年父母代鸡的存量,从而对2015年商品代鸡苗形成支撑。 另据调查,虽然目前肉鸡养殖效益降低,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养殖场户退出,但由于大型企业的上马,商品代肉鸡的养殖数量总的来说并没有减少。目前肉鸡库存量仍然很大,价格下行不可避免。 消费需求放缓后市不容乐观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去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实体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工业企业及一般服务业用工需求下降,导致今年消费需求持续疲软;加之,为防范禽流感部分地区实行临时休市制度,关闭活禽交易市场,影响到活禽市场的日常销售。同时,受进口鸡肉产品冲击等,未来肉鸡行情走势仍然存在诸多变数。 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城镇化的推进,我国肉类消费有了一定的增长,但增幅缓慢。考虑到禽肉占肉类消费的比重,可以看到,过去十年来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始终徘徊在20%左右,2000年~2013年,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只上升了1.20个百分点。可见,禽肉占肉类消费比重增速并不是很快,且一些负面报道不利于禽肉消费的进一步增加。因此,白羽肉鸡产业现在仍然还在非常浮躁的热衷于建大项目,扩大产能,这对于产业的未来发展其实不是一件好事。 而在行业盲目扩张、消费需求下滑的情形下,近年来国家又放宽了鸡肉进口政策,其中的鸡杂碎在国外由于没有市场而大量低价倾销到中国,而中国的鸡肉生产企业正是依靠鸡杂碎价格相对较高来维持一定的利润,因此,受进口鸡肉产品冲击,屠宰企业整体利润下滑,影响到上游的肉鸡收购价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