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禽业篇 > 文章

中国肉鸡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时间:2015-08-11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宫桂芬 - 小 + 大

  八、我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引自协会副会长佘峰在“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白羽肉鸡联盟”成立大会上的报告《抵御风险、化解危机、同心协力推动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健康发展》)
  1、肉类消费增幅或放缓 行业不宜过快发展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结构指南》以及膳食结构对健康饮食的建议,每人每天畜禽肉类食用量建议为50-100克。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3年,我国肉类产量8536万吨,人均占有量为63.23千克/人.年,相当于每人每天173克以上。
可见,目前居民肉类消费量已明显超出指南给出的水平。
  2、消费者急需行业知识普及和引导教育
  肉鸡行业属于新兴行业,由于白羽肉鸡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其品种特点和饲养方式与中国农村家养土鸡完全不同,中国绝大多数消费者不知道肉鸡育种知识,不了解肉鸡45天出栏的正常性,不清楚鸡肉的营养根据。消费者对鸡肉及其制成品仍然停留在传统消费模式的概念中,对于肉鸡产业化、科学化养殖所知甚少。因此,“肉鸡有激素”、“怪鸡论”的传言才会甚嚣尘上,严重地影响了鸡肉的市场消费。
肉鸡行业属于新兴行业,由于白羽肉鸡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其品种特点和饲养方式与中国农村家养土鸡完全不同,中国绝大多数消费者不知道肉鸡育种知识,不了解肉鸡45天出栏的正常性,不清楚鸡肉的营养根据。消费者对鸡肉及其制成品仍然停留在传统消费模式的概念中,对于肉鸡产业化、科学化养殖所知甚少。因此,“肉鸡有激素”、“怪鸡论”的传言才会甚嚣尘上,严重地影响了鸡肉的市场消费。
  3、急需与大众媒体沟通,进行科学和理性宣传
  现在的白羽肉鸡产业对于媒体来说,也是相当陌生的产业。我们行业自身平时就缺乏与大众媒体的互动,没有借助媒体这个渠道提升行业透明度;缺乏与消费者的互动,没有与消费者建立起互信机制。因此在灾难事件面前,行业严重缺乏危机公关和对媒体的沟通宣传,更没有集体发声的平台。
  4、肉鸡行业重要性被低估
  肉鸡行业重要性被低估,不能反映出本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肉鸡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统计公开数据中肉鸡却尚未列入名录当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白羽肉鸡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行业重要性被忽视,其重要地位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5、行业盲目扩张,产销失衡
  近些年来,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迅速。但快速的发展并没有带来行业的繁荣。相反地,行业市场信息、消费状况、生产能力不透明,造成企业盲目投资扩张,过度的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产销失衡。2012年下半年的“速生鸡”、2013-2014年“H7N9流感”事件影响,消费者消费信心受到严重打击,市场需求量降低,鸡肉库存量暴增,鸡肉产品价格极度下滑。白羽肉鸡产业跌入谷底。
  九、未来发展方向、措施及建议
  1、制定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战略与规划。
  白羽肉鸡行业,需改变以往各自企业只顾独自埋头发展,导致盲目扩张和恶性竞争的老路。
应组织专项调研,对肉鸡产业5年、10年甚至20年发展战略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规划,使各龙头企业对发展前景、速度、规模、方向等形成统一认识。
  2、促进科学宣传,积极引导健康消费,积极维护产业合法权益。
  行业需主动与大众媒体互动,借助媒体的平台长期而持续地宣传,提高产业的公众透明度,强化广大消费者对我们这个产业的感知。建立危机公关机制,在有损害行业利益的不实言论时及时做出反应,维护行业正面形象,保护产业不因舆论而受伤。
通过设立参观基地或教育基地的方式,长期而持续地进行白羽肉鸡相关科普知识的宣传,使消费者对白羽肉鸡产业有科学、客观而真实的了解。
  3、大力促进出口,反对走私,规范进口。
  积极要求国家通过谈判促使他国向我国开放市场,改变歧视性做法。促进我国鸡肉出口,提高在市场占有率。同时积极与政府部门沟通,坚决禁止鸡类产品走私,对歧视我国出口产品和依靠不公平竞争进入我国市场的产品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保障、救济性措施,积极规范进口。
  4、进一步细化规模化及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做好产业发展区域布局。
  何为规模化,何为标准化,目前的界定比较模糊,未来应出台更为清晰的认证标准和评价体系,以指导行业未来发展。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在肉鸡规模化发展界定方面建议将白羽肉鸡年出栏5万只以上,黄羽肉鸡年出栏3万只以上,作为规模化界定新标准,这部分养殖场户已经成为我国肉鸡生产主体。
  5、家禽行业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密切,建议行业从业者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及中央政策导向。
  家禽行业涉及4000多万养殖场户,为全国13亿人民供应禽产品,与宏观经济关系密切。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会直接影响到禽产品的消费,需要行业从业者密切关注,以调节生产规模,做出合理发展规划。

上一篇:未来谁是蛋鸡业的养殖主体?

下一篇:对我国蛋鸡行业的思考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