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蛋鸡存栏(生产)。 根据农业部定点监测数据,我国蛋鸡养殖量从2012开始一直处于下降状态,2014年4—5月达到低谷,而后逐渐恢复至2014年初水平。 蛋鸡存栏结构方面,2014年全年新增雏鸡较2013年减少5.7%左右,其中1—7月份新增雏鸡同比一直减少;8—12月份同比持续增加,尤其11、12月份,新增雏鸡数达到近5年较高水平,这也间接凸显了我国2014年高峰期产蛋鸡存栏量的不足。新增雏鸡变动趋势接近前4年平均值,预计2015年1月新增雏鸡数仍会保持现有水平。分析认为,2014年1—4月份由于担心禽流感疫情,养殖户的自信心受到严重影响,鸡蛋价格和蛋鸡结构的调整促成进雏时间的规律变化。由于受到疫情影响,1月份和2月份淘汰鸡数量较多,而后随着疫情减少、鸡蛋价格回升,3—8月份淘汰鸡数量逐渐减少,虽然9月和10月淘汰数出现短暂增加,但11月和12月连续两月的下降让淘汰鸡数量回到了9月增加前的水平。一方面,蛋价较高使产蛋鸡饲养期延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后备鸡的不足。 鸡蛋产量方面,据农业部定点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只鸡平均单产处于较高水平,反映出蛋鸡饲养效率较高;鸡蛋总产量全年呈现“U”型特征,以4月为分界点,前降后升;由于产蛋鸡存栏量相对稳定,总产量波动幅度不大。 从全国范围看,蛋鸡产业2013—2014年有以下主要变化:第一,大规模饲养场的比例在上升,饲养的产蛋鸡总量占比在8.2%左右(5万只以上),这部分养殖量一般不会因为蛋价等因素发生变化,基本保持全年均衡生产,而且处于高生产率状态;第二,大规模饲养场的建设速度2014年以总产量0.5%的比例增加;第三,种蛋转为食品蛋销售数量同比增加1.3%。由于蛋种鸡数量的增加以及白羽肉鸡大批量引种,种鸡的产能严重过剩,据调查,用于孵化雏鸡的种蛋转为食品蛋销售比例达到30%以上。蛋种鸡父母代、白羽肉鸡父母代和黄羽肉鸡父母代合计数量大约9 000万只,按只鸡平均产蛋12 kg计算,合计转为商品鸡蛋约30万t,占鸡蛋总产量2 400万t的1.3%。 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监测,近年来蛋种鸡产能一直处于过剩状态,祖代种鸡存栏数量严重高于实际需要量。祖代蛋种鸡由于存栏数量大,严重超过需要,部分品种的产能利用率极低,持续的低迷会导致个别品种减栏。父母代种鸡虽然大都盈利,但利润比较低,勉强维持。商品代蛋鸡阶段利润较好,仍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各个企业都在积极布局。 (2)鸡蛋价格及淘汰鸡价格变化(市场)。 2014年我国蛋鸡产业经受了年初流感疫情的困扰及行情低迷态势,从第二季度开始行情回暖,鸡蛋价格不断攀升并维持在历史高位水平;全年总体上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与以往惯例不同,2014年初春节节日效应拉动并不明显,整个一季度鸡蛋价格为小幅涨跌,养殖盈利基本处于保本状态。由于2012—2013年蛋鸡存栏的持续下降,导致鸡蛋上市量的明显减少,从而触动了2014年4、5月份鸡蛋价格的大幅度提升,加上端午节的节日效应,使5月份的鸡蛋价格提升更加明显,节日过后的6月份鸡蛋价格小幅下跌,新增雏鸡数量因季节规律也小幅减少。但随后由于中秋、国庆双节的提振效应,鸡蛋价格再创历史同期新高,随后价格持续小幅回落,但仍维持在历史同期较高水平。 2014年1—12月份淘汰鸡价格整体呈增长趋势,4月份以来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其增长幅度高于2012年和2013年同期水平,尤其是11、12月份淘汰鸡价格创下历史同期新高,但仍低于2011年同期水平,12月份淘汰鸡价格为2008年以来同期淘汰鸡价格的最高值。 分析认为,主要是鸡蛋价格和鸡龄对禽流感的敏感相关性改变了养殖户的进雏时间。一方面,进雏时间或称鸡龄结构有了新的调整和变化。总结近几年的规律,禽流感疫情多发生在春节前后,主要影响处于高峰期(主要是刚开产时期)的产蛋鸡,为躲避这一时期,选择11月至来年4月份进雏较为安全。由于端午节的带动,鸡蛋价格规律也发生了变化,近2年鸡蛋价格6月份至来年1月份期间总体要好于2—5月份。另一方面,2014年鸡蛋价格较高带动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3)饲料价格变化(成本)。 2014年鸡蛋生产成本基本稳定,较上年同期微幅上涨,其变动趋势趋同于饲料成本变化;蛋鸡养殖全价饲料价格以9月份为分界线,9月以前整体呈上升趋势,9月以后价格逐步下降。料蛋比基本稳定,1—12月份料蛋比平均值为2.32,低于其他年份数据,一方面说明产蛋鸡产蛋水平较高,另一方面说明饲料质量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