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发展论坛 > 养禽业篇 > 文章

2014年我国蛋鸡产业状况及发展趋势

时间:2015-02-01    点击: 次    来源:阳光畜牧网    作者:杨宁 - 小 + 大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鸡蛋生产大国,自1985年开始禽蛋产量始终居于世界首位。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蛋鸡行业已基本完成了良种化、专业化、设施化和市场化,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业内分工体系。虽然我国蛋鸡生产总量规模较大,但长期以来养殖方式以万只以下的中小规模养殖为主,“小规模、大群体”的产业特征突出。在规模分散的产业发展模式下,蛋鸡养殖生产行为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较低的准入和退出门槛一方面使产业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但同时也加剧了市场供给的波动性。
  1、我国蛋鸡产业发展现状
  (1)生产现状。
  我国蛋鸡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已逐步进入自我整合阶段。我国蛋鸡产业的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1985年我国鸡蛋产量达到427.8万t,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随后10年持续快速增长,截至1996年我国鸡蛋产量超过1 500万t,占世界鸡蛋总产量的比重为35%左右。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鸡蛋产量进入平稳增长阶段。目前我国鸡蛋产量达到2 450万t左右,约为美国产量的4.5倍、印度产量的7倍左右,占世界鸡蛋总产量的比重约为40%。
  我国鸡蛋产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源于其背后的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产能的支持。中国畜牧业协会《中国禽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底我国祖代鸡场20家左右,平均存栏48.2万套左右,年可供父母代能力超过2 000万套;父母代鸡场1 000家左右,场均规模2万套,总饲养能力2 000万套,年可供商品代蛋鸡20亿只;目前我国商品代蛋鸡存栏约14.5亿只,其中产蛋鸡11亿只左右。三代鸡场的产能指标均居于世界首位。
  2002年以后,高速发展的蛋鸡产业逐渐进入了一个业内自我整合阶段,饲养品种、雏鸡质量、饲养规模、营销手段、行业自律、政府政策等各方面都在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连续几年的“禽流感”事件,更加快了行业的整合。据调研,我国蛋鸡养殖仍以中小规模养殖场/户为主,但规模化发展趋势已愈加明显。调研结果显示:专业化家庭养殖和中小规模养殖是目前我国蛋鸡养殖的主要形式;养殖规模越大,专业养殖和有执照养殖场/户所占比例越高,设有饲料加工、鸡粪处理区域的比例越高;阶梯笼养、乳头饮水器饮水、人工喂料、人工集蛋、深埋死鸡在不同养殖规模中所占比例均很高。
  (2)消费现状。
  鸡蛋是一种廉价优质的蛋白质来源,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我国城乡居民的鸡蛋消费主要以鲜蛋消费为主。目前我国鸡蛋产量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家庭人均蛋品消费量亦有明显增加。鸡蛋出口及储运损失占总产量的比例在10%左右,其中储运损失约占4%,出口约占4%,加工等其他用途约占2%。以当前我国鸡蛋产量和人口比例计算,人均鸡蛋占有量约为16 kg。换言之,我国以占世界21%左右的人口,生产并消费世界40%左右的鸡蛋,人均鸡蛋消费水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另按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未包括户外消费),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购买鲜蛋的数量为10.5 kg,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蛋品消费量为5.9 kg,城镇居民的蛋品平均消费量约为农村居民蛋品平均消费量的2倍。然而,从消费变化趋势来看,城镇居民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家庭鸡蛋平均消费量基本保持在人均10 kg左右的水平,没有大的变化;而农村居民的鸡蛋消费量则保持稳定的线性增长态势。
  据相关部门统计,中国禽蛋工业消费、家庭消费和户外消费分别占国内禽蛋消费的19.50%、52.76%和27.74%。户外消费主要指集团消费(机关、企业、学校)和餐饮业消费情况。近年来中央八项规定实施,餐饮业受到一定影响,使户外消费额减少60%,假设集团消费和餐饮消费各占50%,在集团消费不变的情况下,餐饮业的鸡蛋减少消费8.3%。
    2、2014年我国蛋鸡产业状况
  2013年“H7N9”事件的冲击,使2014年产蛋鸡存栏下降,鸡蛋产量下降5%左右,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综合蛋鸡产业监测数据,2014年蛋鸡生产效益良好,鸡蛋和淘汰鸡价格处于历史高水平;淘汰鸡数量大幅减少,与2013相比减少了约1/4;鸡蛋生产成本有所增加,但幅度不大。经过对企业、市场调研和分析,一般认为蛋鸡养殖业的效益起落周期为3~4年。根据监测数据,2007年、2011年、2014年养殖效益较好,2009年、2012年养殖效益较差,预计2015年蛋鸡养殖效益将下降。

上一篇:白羽肉鸡产业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中国蛋鸡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网站地图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阳光
冀公网安备 13050002001403号

|

建议使用1440*900分辨率浏览 
冀ICP备14003538号  |   QQ:472413691  |  电话:0319—3163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