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胞胎集团总裁饲料大王邓书甄 吃碗红烧肉要等到过年”,这是许多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人的童年记忆。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猪肉已成为许多中国人餐桌上的家常菜。蓬勃发展的中国早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养猪大国。 这其中,我国饲料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批饲料企业也乘势脱颖而出,在改革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江西的双胞胎集团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家成立于1998年的小厂如今已“蝶变”成中国企业500强,成为我国饲料行业的领头羊。在建国65周年之际,本网记者专访双胞胎集团总裁邓书甄,听他讲述70年代人的时代感悟。 从野菜喂养到饲料大国 “我小时候,农村养猪没有饲料,基本是喂野菜野草,比如番薯藤、南瓜藤等,这些青粗饲料有季节性,量不保证,而且加工麻烦,不太适应规模养猪。”谈及饲料行业的发展,邓书甄颇有感触的说,“我们国家经过30多年的发展,才成为世界最大的饲料生产国。” 我国的饲料行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饲料行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1980年,我国饲料工业产量110万吨,1990年发展到3194万吨,2012年和2013年总产量分别为1.91亿吨和1.89亿吨,连续位列全球第一,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饲料生产国。 饲料业的迅速崛起,不仅支撑了我国肉类和禽蛋等畜牧饲养业的发展,同时也满足了城乡居民“菜篮子”的需求。1990年,中国人每年人均猪肉占有量约20公斤,到2013年,这个数字已经翻番,达到约40公斤,猪肉消费量占中国人肉类消费量的六成以上。 邓书甄说,任何企业都是环境的产物,我国饲料行业的发展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需求的提升,给饲料行业的发展创造了好的环境,而改革开放为饲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2014年,我国出台了《全国畜牧业发展第12个5年规划》,提出到2015年,中国饲料产量将达到2亿吨,未来5年重点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饲料业。 “实践标准”和“分田到户” 回顾建国65周年,邓书甄感受最深的就是改革开放。他说,改革激发了创业者的热情,让老百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释放,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人们思想解放了,创造性被调动起来,进而推动社会发展。“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就没有双胞胎的今天,也没有我个人的今天” ,他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邓书甄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口号。2003年,处于创业初期的双胞胎集团前身江西华利饲料有限公司,通过两年多时间的研发,终于成功研制出膨化玉米原料。“我们进行了一万多次实验才成功。” 想起十几年前的艰辛,邓书甄感慨到:“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跌倒了再爬起,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并且不断丰富和发展,双胞胎集团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才能成为饲料行业的强者。” 说起哪项改革举措印象最深刻,邓书甄凝思片刻后说:“分田到户”。“这项政策非常科学和伟大,分田到户后干多干少都是自己的,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我记忆中,当年许多家庭从生产队忙完后回到家里,马上又下地干活,责任感不一样了嘛。” 邓书甄认为,将田地分配到每户承包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避免平均主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项举措使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 “对企业的管理也是有借鉴意义的。”正处于管理转型升级期的双胞胎集团,也苦于寻找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只有前台积极性提高了,后台的管理才能有效运转。考核单元太大了不利于操作,太小了又会产生负面效应。比如营销人员考核,单纯以个人为单位,可能会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强者甚至会破坏小团队的协作,突出个人主义。像‘分田到户’那样以小团队为单位进行考核,利于管理和稳定,我们可以借鉴。”
|